何明遠三人乘著游船來到了瓜洲渡,唐代的長江比以前要遼闊的多,今天的瓜洲已經與陸地連成一片了,而在當時,尚在江心。
自隋煬帝開鑿運河以來,揚子津與瓜洲渡逐漸成為了長江的水路要沖,南北往來船只,浩浩蕩蕩,年逾百萬,四百州人物,衣冠輻湊,無不為了一個利字。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從何明遠的嘴里脫口而出,江仲遜聽到之后連連贊嘆“好詩好詩,這個綠字用的特別好,春風又綠江南岸?哎呀!何郎,你不去應試可惜了,像你這般才學,考一個進士是不成問題的。”
卻見何明遠擺了擺手道“唉!可惜我何明遠一介商販,無緣科場,徒有這滿腹經綸,不得施展,再者,似我這般閑云野鶴,便是給我個宰相,我也是不換的。”
江仲遜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不過以他的詩學水平來講,確實有狂的資本。
這時,他抬起頭來向何明遠問道“對了,你到底打算去哪呀?我都問了好幾遍了,你也不說,只是一個勁的說販茶,販茶,販什么茶?販茶也不該去泉州啊!”
何明遠躺了下去,把兩條胳膊放在了后面,問道“看來你是知道應該去哪里的,說說看?咱們應該去哪販茶?”
“考我?現如今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首推劍南雅州的蒙頂,其次是常湖二州的紫筍,怎么樣?沒說錯吧?”
何明遠笑著點了點頭,道“沒說錯,繼續。”
“還有神泉小團,不過由于近些年來六詔之間經常攻伐,所以市上鮮有,物以稀為貴,價格也就上去了,還有泉州的方山露芽,不過由于那是貢茶,所以販不得。”
何明遠聽后不禁鼓起掌來“江兄可謂博學多才,連我這個販茶的所知也未必比你多啊!”
“說了半天,你也沒告訴我咱們去泉州販什么茶呀?”
何明遠微微一笑說道“不要著急,你可知道泉州安溪有一種茶樹葉,其形也扁而肉肥,其色也綠而光潤,嫩芽紫紅?”
“安溪?形扁肉肥?沒聽說過,名字叫什么?”
“鐵觀音!”
“哦~”
何明遠驚訝地看著他,不應該啊!鐵觀音宋初之時才開始栽培,他怎么會知道?
緊接著就聽到一聲“嘿嘿!沒聽說過。”
“嘁!我還告訴你,你沒說過的茶葉多了去了,武夷巖茶,聽說過嗎?大紅袍,聽說過嗎?太平猴魁,聽說過嗎?哎,不存在。”
江仲遜一個勁的搖著腦袋,從何明遠嘴里蹦出來的部是他未知的東西,除了武夷茶,他基本沒有印象,而且他不知道為什么他最后要加上那一句,多撈喲!
二人說著說著便到了渡口,隨即走上了碼頭,只見一艘艘漕船駛向這里,碼頭上的腳夫們將貨物運送至此,等待著漕船的到來,將他們發往四方。
碼頭上的腳夫,討價還價的商人,坐在船上歇息的船夫,使得何明遠像是來到了加勒比海盜的電影里,只不過相對而言,大唐要干凈的多。
想想看,如此龐大的帝國,人口數竟然才五六千萬,這個時候的大唐的百姓遠比后世要輕松的多,朝廷除了租庸調,幾乎沒有什么可以麻煩他們子民的事情,雖然有貪官污吏,但總比稅上加稅來的輕松。
“阿郎,這邊走。”
在高仙芝的帶領下,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船,船的一側打著一個大大的“何”字,桅桿上掛著整個長江流域都找不到的第二個的旗幟,它由杏黃色布面做底,由綠色茶苗做圖案。
旗艦的名字也是由何明遠親自擬定,它叫老歪脖子樹號。
沒有人知道這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