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想的,可沒想到,他想了另外一個法子。”
“哦?另外一個法子?”
……
……
李隆基坐在偏殿里,看著手上的這封奏疏。
何明遠則坐在下面,低著頭,等待著皇帝的回應,而他的腦海中,想盡了一切可能得對策,盡量做到嚴絲合縫,滴水不漏。
李隆基看完了奏疏,一個人靠在靠背上,閉上了眼睛,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你是想要在將作監之外,辦一個獨立制作震天雷的作坊?”
“沒錯。”
“還是官民合辦?”
“是。”
李隆基有些不是很理解,問道“完可以成立一個新衙門,從將作監調集工匠,為什么非要官民合辦呢?”
何明遠早就猜到了他會這樣問,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官民合辦,資金可以由朝廷和民間一起出,朝廷出大頭,民間出小頭,朝廷對作坊有控制權,但整個的管理制作由下面的民間掌管。
“所用之人,皆是工匠,避免了無知小吏的干涉,更加有利于兵器制作。
“將作監所造兵器,無論得失,靡費頗多,而商人逐利,所費都是自己的錢,在制作用料方面,必然要盡心盡力。
“但這個衙門始終是朝廷的,自然不能等同于民間的作坊,而且在調集工匠,鋼鐵方面,也可以得到許多便利,可謂集官民之利于一體。”
李隆基聽了之后練練點頭,但他還不能草率決斷,畢竟,朝廷里那幫子老臣可不這樣想。
君王以仁德治理天下,現如今四海升平,有的是錢,為什么一定要商人參與軍國大事呢?
這一步看起來特別容易,但思想上的坎卻相隔千年,除非實在沒了辦法,身為一個皇帝,萬民之主,誰會去想和錢去打交道?
李隆基把何明遠的奏疏扔在了幾案上,他幾天前曾經和幾位宰相商量過震天雷的事情,盧懷慎的那句話,言猶在耳。
“圣人當以仁德治天下,震天雷者,奇技淫巧,豈可本末倒置,舍人心而求下品,況何明遠,酷吏之子,商人之后,廟堂之上,非賤類所居,兵部員外郎,已是超擢,若加以重用,恐今后為市井小人所乘。”
雖然如此,但震天雷的威力,李隆基確實十分清楚地看到了眼里。
幾番思索之后,他還是想讓何明遠去試一試,說道“何明遠,你的主意不錯,我也可以讓你去試試,但這件事畢竟還是第一次辦,若是辦不好,朝廷里難免人說閑話,你……頂得住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