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有一個問題,史獻是無意中被派來的,還是張孝嵩有意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呢?
……
……
第三日清晨,士兵們用過早飯后,就在張孝嵩的催促下,離開了龜茲城。
何明遠他們走的要晚一些,但當太陽行到樹梢上時,哥舒翰也作為先頭部隊,啟程出發。
游騎分散在大部隊周圍一里范圍之內,保護著他們的安全。
步兵們身穿綿衣,手持鐵銃,腰懸鋼刀,趕著超出他們所需三倍以上的駱駝。
大炮用毛氈蓋著,定時檢查生銹情況,保持絕對的風干通透,由四匹馬拉著,速度飛快。
這樣的條件實在得感謝大唐豐厚的馬匹資源,要是放在北宋,那就得靠人力而非馬力了。
他們再次回到了原來所依靠的那條河流,靠著這位母親,他們會感到更加安全一些。
相比于東部的茫茫戈壁,西部的水分和綠地要更多一點,顯得更有生機。
沿著大河又走了十幾天的行程,他們來到了最后一個補給站——疏勒都督府,這里既是終點,也是,越過蔥嶺,他們將直面敵軍。
營帳外的篝火噼里啪啦的作響,一群人圍在篝火之前,做著最后的準備。
他們就像高考的學生一樣,等待著考試的來臨,等待著他們人生的轉折點。
但與考試不同的是,敵軍會用彎刀和長矛來檢驗他們的成績,落榜的結果只有一個,那便是死,敵軍不會給他們補錄甚至復讀的機會。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們還t的是裸考。
但看他們狼吞虎咽地吃相和沒心沒肺的睡眠質量,顯然,他們沒有那閑工夫去互相感慨一下,思考這些哲學問題。
他們千里迢迢,來到這里的,目的很純粹,很明確,就是為了錢。
“人生于世上有幾個知己,多少友誼能長存,今生別離共你雙雙兩握手,友誼常在你我心里……”
他們烤著火,唱著歌,享受著最后一段美好的日子。
契丹人悠揚的琴聲,傳遍了疏勒都督府,也傳遍了每個征戍人的心中。
城頭上值班的唐軍,聽到這曲子,也不禁隨聲附和起來,冰冷的月光灑在大地上,勾起心潭的波動。
“說有千萬山,隔阻兩地,朋友啊……”
就在何明遠還沉浸在這美妙的琴聲中時,哥舒翰走了過來,俯身耳語了幾句,他立刻站了起來,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往廬舍走去。
他偷偷地向史獻那邊瞥了一眼,對高仙芝說道“仙芝,把這外面,別讓任何人靠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