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虎將雙腳踏上這些石頭臺階之時,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毅力。
這些老房子的地基以及臺階都是用自然界中的天然大石頭堆砌而成。有些大石頭單個重量便可達到上百斤。
用石頭下地基和鋪臺階,那工作量絕不亞于徒手蓋起一棟泥磚瓦房。
農村里的泥磚瓦房,除了瓦片是買的,其他東西都是自己生產。
下地基的大石頭自己搬回來,建房子的紅泥磚自己打,還有木頭房梁也是自己去山上砍回來。
所以,看著這些古老廢墟的時候,程虎頓時覺得現在網絡上那些所謂的戶外博主徒手建造水池跟一次性房子什么的簡直弱爆了。
有本事你徒手把上百斤的大石頭用鐵器打成四方形狀,然后再從山腳一路鋪到山腰試試?
古人的毅力真的是現代人比不了的!
在村尾走了一圈,程虎找到了幾棵芭蕉樹還有不少茶子樹跟茶葉樹。另外還有橘子樹。
這些植物已經在白木村生長了幾十年,應該算是白木村的本地植物了。
就算它們原本不生長在這個村子里,但是經過幾十年的融合,它們的命運早已跟山林掛鉤,所以才會跟隨其他植物一同枯黃。
因此,當程虎的力量注入到橘子樹時,橘子樹很快由黃轉綠。
盡管如此,程虎還是不敢注入太多的力量。因為這些植物一旦死翹翹的話,那他的力量也就白白浪費了。
所以看到橘子樹的樹葉由黃轉綠之后,他便把自己的意識從散發著濃郁清香味道的橘子樹上抽回來,并且折了幾枝綠油油的橘子樹樹枝。
至于芭蕉樹跟茶子樹跟茶葉樹,程虎并沒有打算移栽回去。
這種野生芭蕉樹喜歡生長在十分陰暗潮濕的地方。它們自己選擇的生長地就是最好的地方,所以移栽是沒有必要的。
至于茶子樹跟茶葉樹,都是以前的村民種下的。
它們被種在山腰上,連成一大片,幾乎大半個山腰都是茶子樹跟茶葉樹。
所以這兩者也沒有移栽的必要。讓它們繼續長在山腰上就行。
至于橘子樹,程虎目前只找到了一棵,具體是什么品種的橘子,還未可知。但是扦插回去很有必要。
這樣一來,以后就可以有新鮮的橘子吃。
人無水果,就像魚兒沒有水啊!
程虎自認為自己是個吃貨,而且是那種不挑食的吃貨。以前在家里的時候,他每天都要吃不少的水果。
現在受困于此,沒有水果吃,實在就像是沒有奶喝的寶寶。
摘了幾枝橘子枝條之后,程虎便返回家里。
他打算把橘子枝條扦插在大院子門口對面的一塊空地上。
那空地在院子圍墻外面,面積不大,約莫只有半畝地的樣子。空地的西邊有四棟老房子廢墟,東邊是一條干涸的河道。
河道向村口方向延伸,經過大院子的東面圍墻腳。
河道里側是圍墻,外側是水泥路。
水泥路從東南方向的村口蜿蜒而來,與隔著一條河道的圍墻平行。
水泥路平行到圍墻的拐角處,跟著圍墻一起九十度轉彎,連接一座一兩米長的平板橋。
過了平板橋,就是大院子的大門口。而水泥道也在大門口處完結。
從大院門走出,直行經過水泥道,就是那塊半畝多寬的空地。距離之近,可想而知。用來種植橘子,不僅有利于管理,也可以在想吃橘子的時候,隨手便摘一個吃。
只是,空地上也跟之前的院子一樣,長滿了密密匝匝,近乎齊人高的雜草。
好在不礙事。反正橘子樹可以長得很高。這些雜草除不除都沒有關系。只要待會兒他把橘子枝條扦插下去之后,幫助枝條快速長高長大就行。
但是,為了能讓橘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