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的山谷,中間是一片碧藍湖泊,猶如一塊剔透無暇的上好琥珀,湖旁生長著成片的桃樹林,也不知是自然形成抑或是人工栽種。
因為須臾湖含有微弱的靈氣,長久浸染,使得這片桃林也帶了些許靈性,開出的花尤為秀美嬌艷,奇怪的是,這里的桃林從不長桃,連又澀又小的青桃子都沒有長出來過,也沒人說得出是什么原因。
這個季節,桃花早已敗光了,放眼望去只有滿樹碧綠桃葉,駱青離要取的須臾水境需要等到晨起之時凝成,她便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設了陣法,耐心等到。
日起日落,當清晨第一縷光輝照向須臾湖時,碧藍色的湖面亮起粼粼波光,細碎的金閃猶如萬千金沙,在湖面上勾勒出一副璀璨星空。
晨起的霧氣裊娜,如夢似幻,逐漸匯聚到一處,在晨光映照下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駱青離站在湖邊遙遙望去,感覺晨起之時,這方須臾湖周圍的靈氣似乎比平常時候要濃郁一些。
須臾湖只是一個含有些微靈氣的湖泊,卻還當不上靈泉的品階,否則早就被附近的宗門或是某個修仙勢力占為己有了。
她不清楚須臾湖的靈氣是從哪來的,或許這周圍還有某些小型靈脈。
駱青離耐心等待著須臾水境成型。
晨光逐漸明亮,湖面上的水霧也越來越多,朦朦朧朧恍若仙境,駱青離看差不多了,輕身而起,落至水面,腳尖輕輕一點,腳下生成了一小塊薄冰,她便站在這薄冰之上,掌心凝聚出一道溫和的水靈力。
靈氣分為許多道,交織成一張細細密密的靈力網,將一塊水霧包圍其中,隨著駱青離打去幾道指訣,靈力網猛地收緊,那一塊水霧也被大網牢牢鎖住,不斷擠壓。
原先白蒙蒙的霧氣被越壓越緊實,最后變成一塊指甲蓋大小透明晶體,這便是須臾水境。
只是這須臾水境的保鮮期比較短,哪怕用寒冰玉盒保存,至多也只能維持七天不散,是以哪怕它是一樣不錯的煉丹煉器的中和劑,也很少會有人選擇它。
能夠替代須臾水境的東西不少,而且比它更好儲存也更易購得,為什么還要大費周章專程來這一趟?
像易容丹這種丹藥是比較冷門的,她得來的丹方也是先人前輩留下,一直沒有被改良,駱青離沒辦法,就只能照著來。
這樣一塊水境,大約足夠她煉制一爐易容丹,而她手里的其他材料差不多能煉制五爐,駱青離便又去收了幾塊水境備用。
等收集完了,天光已經徹底大亮,湖面的霧氣徹底散去,又變回平靜溫和的模樣,如寶石一般安靜地躺在山谷中,美麗優雅。
駱青離回身望了眼,御器飛身,到就近的山里找了個山洞,布下隱匿陣法,就開始煉制丹藥。
易容丹只是四階丹,她之前雖沒有煉制過,但這個品階的丹藥她早已不知煉了多少爐,相同難度下,哪怕不能說百分百成功,至少也能保證有九成的成功率。
熱爐、提煉、熔藥、凝丹、收丹,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刻在骨頭里一樣,張手就來。
一道道指訣打入丹爐之中,藥液充分混合在一起,分離成等份,凝聚成型,數顆丹藥在爐中滴溜溜地旋轉,充分受熱,待到駱青離感覺差不多了,雙手結印朝著丹爐打入一道收丹掌印。
丹爐蓋子升起,伴隨著熱氣從爐中蒸騰而出,駱青離取出一只玉瓶,伸手一招,七枚丹藥整整齊齊地落入玉瓶之中。
第一爐易容丹煉制成功,滿爐十顆,也有七成的出丹率。
有了個開門紅,接下來的幾爐就更順利了。
待到五爐材料部煉制完畢,駱青離總共收獲了四十顆易容丹。
她將這些丹藥收起,吃了顆回氣丹便打坐恢復靈力,等差不多恢復完畢了,駱青離放開神識發現,附近竟來了一行人。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