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zhèn)鱽淼暮皻⒙曧憦匾箍眨侵袦蕚涞谴呐衍娨猜牭搅斯俦M攻的動靜。孔有德心中閃過一絲不詳?shù)念A感,不過眼下已經(jīng)沒空細想,撤退中的部隊士氣無,也不可能再拉回去守城。當即大聲下令“趕緊登船,延誤者斬!”
叛軍大部分都已經(jīng)登船,只剩下那些沉甸甸的大炮。在親兵的喝罵威脅下,臨時從城內(nèi)征調的民夫吃力地用繩子綁著炮車拖上船,因為催促得太緊,有人不留神腳下踏空,掉落水中,連帶著一門紅夷大炮也掉了下去,濺起沖天的水花。
孔有德陰沉著臉,拔刀走到碼頭邊,一刀砍翻了試圖爬上來的民夫,大聲喝道“掉了就掉了,不用打撈,先把那些鑄炮的工匠給我驅趕上船!”
緊趕慢趕,叛軍終于把剩余的幾門紅衣大炮連同數(shù)百名工匠都裝上了船,三四百料的水師戰(zhàn)船因為超載,吃水極深,讓人擔心隨時會沉沒。
陳光福問“城頭那些斷后的兄弟呢?”
孔有德眼神陰沉,回答道“事情有變,官兵忽然大舉攻城,已經(jīng)來不及等他們上船了,他們就自求多福吧!趕緊下令,所有船升帆,出海!”
陳光福等人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反駁這個決定。
水門的千斤鐵閘緩緩升起,幾十艘船魚貫而出,駛向海面,叛軍終于和另一個時空一樣,踏上了投奔皇太極的路途。
主力已經(jīng)撤走,還帶走了紅夷大炮,城頭剩余的叛軍無力抵抗官兵三個方向的同時進攻,漸漸有了失守的跡象。要不是這些叛軍擔心自己手上沾染的官兵鮮血太多,很難被朝廷接受,他們早就投降了。
這時三個城門下有人齊聲喊話“上面東江鎮(zhèn)的兄弟們,你們已經(jīng)被孔有德拋棄了,放下兵刃投降吧!這次兵變,只究首惡,脅從不論,投降者免死,你們大可以放心!”
這些喊話瓦解了叛軍最后的斗志,許多人將兵刃拋下城墻,大聲說“降了降了!”
半個時辰后,三個城門洞開,成片成片的叛軍跪在城門兩側,迎接官兵入城。朱大典威風凜凜地坐在馬上,在標營的護衛(wèi)下昂首入城。至此,始于吳橋、終于登州的這場叛亂,歷時大半年后結束了。
陳雨則帶著自己的小算盤,跟在朱大典身后進了城,與其他官兵想法設法趁火打劫不同,他向城內(nèi)百姓問明鑄炮的炮坊所在位置后,帶著部隊直奔炮坊而去。
去的時候陳雨滿懷希望,他很希望歷史會優(yōu)待自己,在細節(jié)上拐一個小小的彎。可是事實卻是無情的,到了炮坊后,除了一堆用來盛放球形炮彈的竹筐,和幾桶沒有用完的火藥,孔有德連塊鐵片都沒給他留下,更別提那些工匠了。
“啪”的一聲,陳雨一腳踢飛了一個竹筐,恨恨地說“孔有德這廝,居然做得這么決絕,把工匠真的都帶走要獻給皇太極,幫助他鑄出大炮后,用來屠殺大明軍民,難道就不怕被大明幾萬萬百姓戳脊梁骨嗎?”
鄧范也有些失望。對于陳雨要培育未來的炮兵的計劃,他是非常贊同的。可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大炮都被帶走了,就只能指望著找到城內(nèi)這些鑄炮的工匠帶回威海衛(wèi)了。現(xiàn)在工匠也沒了,不說陳雨很失望,他也有些擔憂。
張富貴問“那現(xiàn)在怎么辦?”
陳雨不甘心地說“找,去城門、去水城,看看有沒有漏網(wǎng)之魚!”
鄧范暗自嘆了口氣,既然孔有德打算帶走工匠作為投效的籌碼,又怎么會有遺漏?百戶大人這是關心則亂,這么沒頭沒腦地找,只怕是徒勞無功。
不過既然陳雨下了命令,不管有沒有希望都得試一試,鄧范、張富貴各領一撥人分別往蓬萊水城和東門而去,陳雨則帶人前往南門碰碰運氣。
西門是官兵攻城的主力方向,炮火摧殘最嚴重,南門相對要好一點,沿街房屋基本完好無損。陳雨帶兵一路搜尋打聽,別說鑄炮的匠人,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