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戶們的嘈雜聲中,顧大錘父子擠進人群里,暫時顧不上跟陳雨打招呼,先四處張望。
終于,他發現了個子特別高挑的軍戶就是顧影,趕緊走了過來,鐵青著臉,一把拽住她的手就往回走。顧影知道自己做錯事,也不敢反抗,乖乖地跟著走,只是小聲提醒了一句“父親,陳百戶率兵得勝凱旋,您是不是該迎一迎?”
“對啊,都被你氣糊涂了,正事都忘了。”顧大錘對顧彪說,“交給你了,趕緊把這個惹禍精帶回去。”說完朝陳雨走了過去。陳雨替他出征,指揮隊伍,把壞事變成了好事,挽救了他的命運,也挽救了整個千戶所的命運,于公于私,他都應該感謝陳雨。
陳雨此時正在安慰犧牲軍戶的家屬。
“……諸位傷心難過,我感同身受。不過人已經走了,你們還要好好地活下去,讓你們的兒子、丈夫在黃泉之下也能夠心安。至于撫恤銀子,你們不必擔心,除朝廷撥付的銀子之外,我個人給每個戰死兄弟的家人再加五十兩……”
暗自啜泣的家屬們心里好過了不少。失去兒子或者男人固然是沉重的打擊,但是身在衛所,這樣的事情是必然要面對的。衛所本來就是軍事組織,近些年衛所制度糜爛了,打仗的次數少了,但不代表永遠不用上戰場了,軍戶的軍人性質仍然沒變,只要朝廷征召,明知可能送命也必須要去。能活著回來固然好,不幸死在戰場上,唯一指望的就是撫恤銀子了。好在百戶大人不含糊,給銀子大方,比朝廷那點湯湯水水要給力多了。
等家屬們三三兩兩散去后,顧大錘走過去,認真地拱手說“陳百戶,這次多虧了你,我才不必丟官去職,淪為任人宰割的對象,大恩不言謝,這份恩情,我記在心里了。”
陳雨敏銳地察覺,顧大錘這次在他面前沒有自稱本官,也不知道是真心實意還是裝給他看。不過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顧大錘對他有一個承諾,現在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就看他是否信守諾言了。
“千戶大人折煞屬下了,本千戶所被抽調平叛,屬下也在征召之列,原本就要去的,只是運氣好,活著回來,還立下了一些微末功勞而已。身為備御后千戶所的一份子,不管是以前,還是將來,都在您的統領之下,這份功勞,自然有您的一份。”
聽鑼聽聲,聽話聽音,顧大錘自然知道陳雨的話并非單純的謙虛,而是在隱晦地提醒自己兌現出征之前的承諾。陳雨替自己出征時,當時自己那番話還記憶猶新——“此戰之后,你不僅是彪兒的救命恩人,也是本官的救命恩人,更是顧家闔府上下的恩人。大恩不言謝,待你得勝歸來,本官親自為你接風洗塵,從此以后,不管你身居何職,備御后千戶所大小事務,除了本官,就是你說了算。”
當初說出那番話,多少也有些慌不擇言,畢竟大難臨頭了,今日不知明日事,不說幾句漂亮話鼓舞一下陳雨的士氣,事情只會更糟糕。只是沒想到陳雨會這么順利地得勝歸來,現在要讓出部分手中的權力多少有點舍不得。
不過細想一下,隨著陳雨在軍戶中威望的與日俱增,加上他能賺錢給大伙分,掌握千戶所的話語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軍戶們窮怕了,碰到一個能帶著自己脫貧致富的人,肯定是死心塌地跟著走,在這樣的情況下,千戶的官威也未必管用,很多時候說話可能不如陳雨的話好使,還不如送個順水人情。
另外,經過被楊奇志壓迫陷害一事后,對于官場上的事情,顧大錘也看淡了許多,別看自己在千戶所做了這么多年土皇帝,碰到更大的官想要整你,一點反抗之力都沒有,這次如果不是因為陳雨出征立下大功,自己要么就可能死在戰場上,要么就在楊奇志等人的操做下丟官去職了。至于將來如何面對楊奇志及其背后許僉事等人的再次報復,還是交給陳雨去傷腦筋吧。
想清楚厲害關系之后,顧大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