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墾荒的勞動強度,農兵的操練只在農閑時進行,平時還是以農活為主,操練的強度比照戰兵適當降低?!标愑攴愿溃傲硗猓瑸榱嗣鞔_農兵與戰兵之間的區別,前者不發餉銀,只在有操練任務時發給每月500文的操練津貼,同時在普通屯丁的基礎上增加伙食的供應量,適當加些肉類補充營養和體力消耗?!?
陳雨給戰兵定下的餉銀標準目前為每月一兩,戰時的獎賞根據戰功另行計算。農兵作為預備役,金錢上的補貼少一點也是理所當然,而且可以適當拉開兩者之間的差距,鼓勵農兵加入戰兵的行列。形成一個正規軍和預備役之間的層次,用較小的花費維持一支精煉的常備軍和基數更大的預備役部隊,既能節省開支,更重要的是避免政治上的風險。
顧彪提醒“大人,朝鮮人多地少,家畜并不多,豬肉恐怕很難保證?!?
“沒事,咱們有銀子,盡量就地采買嘛?!标愑暾f,“實在不行,就找當地漁民買魚。鐵山和咱們威海衛一樣靠海,魚肉還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蛋白質,比豬肉吃起來軟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易于消化,所以在豬肉匱乏的情況下,多吃些魚也可以補充營養。
顧彪又問“另外,咱們以借地墾荒、糧草自足的名義在這邊屯田,實際上反客為主,把這里作為咱們的糧倉,動靜這么大,會不會引起朝鮮官府甚至是朝廷的忌憚?要是他們發起狠來,出兵驅趕,那咱們的心血不是白費了?”
“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标愑旰V定說,“不過也不用過于擔心。毛文龍當年能在這里屯田,我也可以。他之所以被迫離開,主要是激怒了韃子,給朝鮮帶來了兵災,而我們老老實實屯田,現階段不去主動招惹韃子,就不會有這個問題。至于官府方面,大明的旗號在這里很管用,皇帝的圣旨也不是擺設,至少明面上他們不敢反對。私下里再派人給那什么黃海道觀察使送點銀子,就能讓他們從上到下睜只眼閉只眼了?!?
顧彪想想也對,自己在這里行商時,官員們收取賄賂可是毫無顧忌,有錢能使鬼推磨,讓黃海道的官員對明朝軍隊在鐵山郡屯田一事視若不見,似乎也不是什么難事。
張富貴問“那咱們什么時候回威海衛?”
“至少要等農莊初具雛形,農兵操練的像模像樣再說?!标愑暾f,“眼下這些青壯只能開荒,沒有自保的能力,不能有任何閃失,讓我的計劃功虧一簣?!?
他花費這么多心血拉來這么多青壯,不能讓其自生自滅,得扶上馬送一程,確定他們能自保了再走也不遲。
在鐵山郡設立集體農莊的計劃就這樣定下來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兩個月就過去了,各處聚居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起來,一幢幢磚瓦房拔地而起,取代了臨時的窩棚,很快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村落。
當地人對遼民的到來從抵觸到適應,慢慢變成了羨慕。這些遼民個個都是壯勞力,而且擁有充足的生產資源,開辟了數以千計的田畝,同時在土地沒有收成前,口糧也有保證,蓋磚瓦房還不用自己出錢。比起他們,當地的原住民大多在溫飽線上掙扎,還要應付官府的徭役和賦稅,處境相差甚遠。
這就是自耕農和集體農莊的差距所在。陳雨擁有強大的財力,可以無所顧忌地投入,不求短期的回報,遼民的勞動也是有組織的集體勞動,生產工具共有,比起當地人的小農經濟模式,效率要高得多。尤其是聽說了這所謂的“農莊”在賦稅和田地歸屬方面的先天優勢后,當地人更是坐不住了。
不少早年來到鐵山的漢人在經歷了初期的觀望之后,萌生了加入農莊的念頭。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他們也看出了當地官府不敢得罪這支大明來的軍隊,加入農莊可以躲避徭役和賦稅,甩掉一個沉重的包袱,哪怕是把僅有的幾畝地投獻給農莊繳租子,算起來還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