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翼惶恐地問“鐵山畢竟是朝鮮的國土,在人家的地方設衛所,是不是有些不妥?”
崇禎滯了一下,問溫體仁“長卿以為如何?”
溫體仁回答“大明雖是朝鮮父母之邦,但鐵山畢竟不是大明下屬的州縣,公然設立衛所,既讓朝鮮君臣難堪,又失了我泱泱大國的體統,未免又以大欺小之嫌……”
說到這里,溫體仁看了看崇禎逐漸難看的臉色,眼珠轉了轉,又改口道“但也不是沒有轉圜的余地。既然陳雨在鐵山屯田練兵已經是即成事實,對朝鮮來說設不設衛所沒有實質區別,那么設立衛所的旨意、任命官職的文書不向朝鮮公開便是,也算替他們保留一絲體面。”
崇禎點點頭“雖然有取巧之嫌,但也是個辦法,就按你說的辦。”
張鳳翼問“陳雨此時只是威海衛指揮同知兼千戶,鐵山的衛所如何設置?是否設立一個鐵山備御千戶所,由威海衛管轄?”
崇禎擺擺手“區區一個千戶所,未免太小家子氣。當初毛文龍幾個島子就能開鎮,諾大一個鐵山怎么著也要設一個衛吧。這次正好要給陳雨論功行賞,就讓他升任威海衛指揮使,然后兼管新建的鐵山衛。”
溫體仁贊道“陛下的安排巧妙之極。對外就宣稱陳雨的官職是威海衛指揮使,但實際管轄的卻是兩個衛,既賞賜了功臣,又不至于讓朝鮮那邊為難。”
崇禎有些得意,繼續說“陳雨升遷太快,資歷尚淺,為避免軍中掣肘,除升任正三品衛指揮使之外,還要加官銜,以震懾眾人,保證軍令暢通。你們說加個什么官銜合適?”
張鳳翼數次建議都吃了癟,不愿在皇帝面前留下個碌碌無為的印象,當下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主意,試探著說“山東都司隸屬左軍都督府,不如給他加個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如何?”
“正二品的都督僉事?”崇禎想了想,點頭道,“這個不錯,那就加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至于陳雨還有立了功的直屬部將,也要論功行賞,便由他上報名單和擬任官職,由兵部辦理。”
張鳳翼見自己總算有個合乎皇帝心意的建議了,長出一口氣,應下“臣遵旨。”
關于陳雨的衛所設置方案和人事安排,就這么出爐了。經過皇帝與首輔、兵部尚書議定的事情,到了朝會也不過是走個過場,然后一道圣旨就八百里加急送往了鐵山。
收到圣旨的陳雨,此時正在視察動工后的船塢。
“威海衛指揮使,兼管鐵山衛,加左軍都督府僉事?”陳雨忍不住哈哈大笑,崇禎沒有讓他失望,基本上達到了他的部目的。
跟在他身邊的張富貴高興地說“恭喜大人高升,以后咱們更加能大展拳腳了。”
陳雨笑道“我升了官,你們這些老兄弟自然不會虧待。圣旨交代,凡是立功的人都可以升遷,名單和職務由我來定,我得好好琢磨,一個都不能落下。猴子,你一個千戶是跑不掉了,以后的擔子就更重了。”
張富貴咧嘴笑了,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不管大人給俺什么官職,俺都是大人手中一把刀,讓俺砍誰就砍誰。”
“這才是我的好兄弟。”陳雨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說,“沒想到朝廷的動作這么快,那么原定前往釜山的行程就要推遲,咱們得先回一趟威海衛。”
張富貴會意“新官上任三把火,咱得先把家里頭的事捋順了?”
“沒錯,既然坐上了指揮使的位置,資源要整合,下面的人更要好好捋捋,心要往一處想,勁要往一處使,威海衛是咱們的大本營,前方在打拼,后院不能亂。”陳雨望向前方,“基本盤穩固了,咱們在鐵山這邊才能安心地開疆拓土。”
他目光所及之處,是寬闊的河岸,和密集的人群。
河道入海口處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龐大的工地,已經挖開的大坑和足球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