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幕府的一道道命令發出,江戶及周邊地區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拱衛江戶的親藩開始征發兵力,準備隨同幕府直屬部隊出戰。
關原合戰之后,德川家康一戰奠定大局,結束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天下一統,現在日本已經承平三十多年未經歷重大戰事,而且為了消除幕府的戒備,很多藩國已經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現在突然要大規模征發兵力出戰,頗有些力不從心。以御三家為首的親藩大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各自拼湊了幾千人,副披掛派往江戶聽從總大將松平信綱的調遣。
因為臨近甲州街道等五條通往附近藩國的官道,交通便利,有利于軍隊的調度,松平信綱選擇在江戶城外的宿場町(今東京新宿區一帶)設立了臨時的指揮機構,等待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大名軍隊,并制定退敵的戰術。
宿場町一處貴族的宅邸內,在一群旗本武士的簇擁下,松平信綱向眾人闡述自己的觀點“諸君,敵人從海上而來,想要驅逐他們,就必須海陸并進。我認為,首先要調集江戶一帶所有的船只,裝滿兵士和箭矢,從海上率先發起攻擊,然后,集結大軍,向敵人盤踞的小柴村發動進攻,斷絕他們的補給,迫使其離開江戶灣。”
旗本武士們紛紛稱贊“松平閣下英明,正應該如此才是。”
率先趕到宿場町的紀伊德川家家主德川光貞質疑道“松平君,敵人在海上來去自如,難道我們不應該扼守江戶一帶,阻止敵人登陸嗎?小柴村距離此處六十余里,如果我們從陸地進軍,敵人卻從海上直撲江戶城,豈不是導致江戶城兵力空虛,貽誤戰機?”
面對這位御三家之一的親藩大名,松平信綱不敢怠慢,雖然他以老中的官職成為指揮幕府軍的總大將,但論政治地位,位列從三位中納言的德川光貞比他要高,而且對方有資格在將軍無子的前提下成為征夷大將軍之位的候選繼承人之一,是日本實質上的“皇儲”。
松平信綱認真地解釋“殿下,我們海上的進攻可以阻擋對方前進的步伐,相信敵人很難在我們到達小柴村之前迂回到江戶城;另外,從小柴村一帶到江戶之間,并沒有更適合大規模船隊停靠的口岸了,所以,我相信敵人不會輕易離開現在的停泊地點,在難以補給的情況下直撲江戶。留在江戶一帶扼守阻擊太被動,面對來犯之敵,我們應該采取主動進擊的姿態,不是嗎?”
德川光貞點點頭“你是總大將,這一仗怎么打,由你決定,我紀伊德川家會忠于使命,為將軍誓死效力的。”
松平信綱恭敬地鞠躬“哈依,多謝殿下的信任和支持。”
限于周邊大名的低效率,陸上的軍隊仍然在集結當中,但是水上的船只倒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集中——原本江戶一帶也沒有什么像樣的水師,數量不多,調動也不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松平信綱決定實施他的第一步計劃,把搜羅來的一百多艘安宅船集中起來,在其親信山本有紀的率領下,從海上向對手發起進攻,先發制人。
從戰國時代起,日本打仗就沒有情報戰的概念,這是其國情決定的。日本國土面積小,往往一塊不大的地方被數個大名分割,混戰的諸侯大多是隔壁鄰居,彼此之間了如指掌,誰也瞞不了誰,反正開戰之后,武士帶頭沖鋒,足輕們跟在屁股后面就是,玩的就是一波流,輸了的一方武士戰死,足輕跑回去繼續種田。所以松平信綱根本沒有打算隱瞞自己的作戰計劃,兵力的調動和戰術安排很容易被有心人打探到。
收買了一批在日明國商人和無主的浪人之后,王有田帶領的情報司已經潛伏在京畿一帶,對于幕府軍的動向看得一清二楚,確認了松平信綱的計劃之后,他立刻派人乘船趕赴小柴村,送達第二批情報。
“威海”號的船艙內,陳雨聽了情報司送來的消息,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個總大將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