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沈清韻準備休息時,張嬤嬤卻偷偷地來到了明輝苑求見。
早上沈清韻去碼頭接人的時候就遠遠看到張嬤嬤了,不過不好上前打招呼就沒有和她說上話。
原來,張嬤嬤在李府不僅沒有受到欺負,更是機緣巧合之下得了魏氏的眼,調(diào)到了魏氏的院子。雖然還是個粗使嬤嬤,但在老夫人院里人緣還是不錯,這次來京城居然把她也帶來了。
張嬤嬤進門后就直接跪下給沈清韻磕頭。沈清韻當(dāng)年救了她,還給她找到了收留她的地方,她心中一直非常感激沈清韻,覺得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沈清韻趕緊讓沈嬤嬤將她扶起來,又搬來椅子讓她坐下。
“嬤嬤這么多年過得可好?”沈清韻問道。
“也沒什么好不好的,只是拖著這副身軀在這世間熬著而已。”
張嬤嬤又苦笑道“不過,奴婢也想通了。奴婢這輩子已經(jīng)夠苦了,只希望這世受的苦能夠換來來世的平淡日子。”
沈清韻知道張嬤嬤命苦,只好將希望部寄托在下一世了。
“既然活著那就好好活著吧!不為自己也要為那些真正對自己好的人。”沈清韻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張嬤嬤,只是說著了自己的感悟。
張嬤嬤若有所思,擦擦眼角的淚,向沈清韻道“都是奴婢的錯,不該在夫人面前說這些。”
“沒事。這次嬤嬤能跟著上京也好,換個環(huán)境,也免得嬤嬤總想起一些傷心事。”
“奴婢也沒想到老夫人會把奴婢也帶上京來。一個多月前,老夫人聽了三夫人和四小姐的攛掇,突然決定進京,奴婢只得趕緊給夫人去信,生怕壞了夫人的事。”
“你的信我收到了。幸虧你的信,要不然真得被老夫人打個手忙腳亂了。”沈清韻喝了口茶又轉(zhuǎn)頭向著張嬤嬤問道“只是這突然多出來的魏家表妹又是怎么回事?”
張嬤嬤趕緊道“老夫人決定上京后,這魏家表小姐也不知從哪里得到的消息。在出發(fā)前三天到了李府,不知怎么就說服了老夫人帶她一起進京,奴婢來不及寫信告訴夫人。”
又道“關(guān)于這位魏家表小姐,奴婢倒是聽府里的其他下人說起過一些事……”
于是,張嬤嬤并將聽來的關(guān)于這個魏沫兒的事慢慢道來。
原來魏沫兒小的時候,魏氏有意親上加親,將她許配給自己的長子李璋銳,所以總是將她帶在身邊。
但是李璋銳的父親卻總覺得自己的嫡長子將來肯定是要當(dāng)大官,有大出息的。有的是有家世、有涵養(yǎng)的世家貴女可以娶,不想他只娶一個對仕途毫無幫助的女子,一直看不上魏沫兒,所以一直沒有松口。
后來李璋銳不知道因為什么事一蹶不振,不再專心讀書,他父親并將他送到了京城好友陳江河的家中借住求學(xué)。
而魏沫兒剛開始還打著李璋銳高中后衣錦還鄉(xiāng)迎娶自己的主意,但是李璋銳進京好幾年都沒有考中。魏沫兒慢慢地也就看不上這個表哥了,到李家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了。
但魏沫兒自己的親事卻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挑挑揀揀拖了好幾年。等到好不容易要確定下來了,李璋銳卻又考中功名了。于是魏沫兒又不甘心地哭鬧著將剛剛定下的婚事攪黃了。她也又開始殷勤地往李府跑了,在魏氏面前嫣然一副長媳的模樣伺候著。
就在她做著李璋銳衣錦還鄉(xiāng)迎娶自己,自己從此進京做官夫人的美夢時,李璋銳卻在京城迎娶了沈清韻。消息很快傳到了永州,魏沫兒天天跑到魏氏面前掉淚,而那時魏氏身體剛好不舒服,也不能親自到京城阻止,只好寫了封聲淚俱下的信,寄到京城給李璋銳,希望他能一起娶了魏沫兒。
不過李璋銳自幼在外求學(xué),對這個母親也不是特別親近,而他對于陳夫人給他找的夫人又非常滿意,所以根本沒有聽魏氏的話,只是寫了封信回去告訴魏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