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兩年多的時間過去,第九特區終于完本了,我也憋了很多心里話想跟大家聊聊。
先來說說這本書最開始的構架吧。
其實我在寫第九特區之前,只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寫一本不一樣的末世類小說,因為我個人覺得,末世題材不一定就要非得寫打喪尸,災難變異什么的,我更想從人的角度去描寫災難,以及災難后的重建,于是就有了開篇的故事。
故事最后呈現給讀者的構架,其實要比我當初設想的大,因為我最開始想寫的就是一個草根成長為第九特區領袖的故事,用它的視角去看待災后的蕓蕓眾生。
但寫到后來,尤其寫到顧泰安這個人物的時候,激發了我很多內心靈感,尤其是結合當下現實的一些時局,更是激發了我心里的很多民族情緒,所以就有了大綱上的改動,從一統在到拒敵與國門之外的篇章。
老實講,這本書是我的轉型之作,也是我寫的最累的一本書,因為到了后期,我的個人情緒一直在頂著,并且有一定的更新壓力,所以很多細節的處理上,我個人并不滿意。
先說說那里不滿意吧。
第一,由于故事架構的變大,導致后期秦老黑的地位過高,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他出面處理,所以主角有點成打醬油的了,雖然我的書也一直是群像,很多時期主角都是打醬油的,他只充當觀眾視角而已,但這本書打醬油的篇幅,確實有點多了。
在加上必須要描寫大量的戰爭劇情,以至于我這個軍事上的文盲,慢慢變成了一個資深軍迷,但在查閱大量資料時,也難免出現一些疏忽,一些具體細節處理不完美,不過我也因此收獲了很多,起碼搞懂了很多以前不涉及的知識儲備。
第二,關于感情戲的描寫,我估計這也是大家最關注的點。
實事求是的講,這本書我原本是抱著主角至少娶三到四個老婆寫的。
為什么呢?
其實這不是我為了向所謂的爽文靠攏,故意給讀者制造爽點,而是我個人覺得,秦禹本身就是草根出身,他的理想,他的愿景,甚至他的思想覺悟,遠沒有那么高尚。
說白了,拼死拼活的在亂世之中打江山,是為了啥啊?不就是為了個人心里的哪一點欲望嗎?所以我覺得秦禹的定位是一個亂世梟雄,才更為貼切和真實,才更能反饋出那個時代的動蕩。
但我沒想到的是,因為我寫了多條感情線,卻遭受到了很多讀者的抨擊,甚至是上升到了對作者人品上的攻擊,而這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那個時期搞的我很心煩。
一本書的走向是否正確,要取決于書里的背景架構,那個時代它就應該是那樣的啊,這又和我個人有啥關系呢?
金庸先生寫了韋小寶,就代表他本人也是那個樣子嗎?這太滑稽了。
但坦白講,我是一個情緒化的作者,讀者的意見我都會看,所以我在九江的劇情上,多少是受到了那部分讀者的影響,不然在那時候,秦禹和可可肯定就修成正果了,所以,我在受到影響后才寫了可可離開的劇情。
這樣一來,感情線上也跟我最先設想的是有出入的,有些地方處理的并不完美,而我也會在下本書里以此為戒,算是積累經驗吧。
除了這兩點是我對本書的遺憾外,其余的情感表達,民族情感表達,人物刻畫,以及對這段架空歷史的表達,我本人還是傾向于滿意的。
除了主角一方,我對沈萬洲,沙系將領,以及馮系將領,包括老三角,周系,李伯康等反派的刻畫,也是達到了自己的心里要求。
我還是那句話,很多歷史人物不能從單一角度去解讀,這樣并不客觀,而我也盡量做到了用中立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時代的,看待這些梟雄,在我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