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貫穿著本省很多個市,是一條相當重要的河域。而這條河卻也并不算寬,大概也就一千米左右吧。爸爸曾經帶著她和弟弟橫渡過兩次,那時候拿著救生圈但也是游得累人。
遠處不到兩千米的地方橫跨著x江大橋,這座大橋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據說翻新加固了好幾次。由于這些年的使用量增多,大橋已經無法負荷日益俱增的人流和車流,所以一座新的大橋又在不遠處動工了。不過,比起從橋上走,珮兒更愿意選擇乘坐渡輪到達河的對岸。
小時候,只要五毛錢的船票就可以高高興興地坐到渡輪上,聽到開船的那聲鳴笛,心里面的興奮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起風了,輪船開得搖搖晃晃的時候就更有意思了。孩子們會隨著波浪的起伏大聲尖叫著,兒時的快樂就是來得這么容易。
隨著社會的發展,商貿的繁榮,交通工具越來越多樣化,這歷史的渡輪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以前是十分鐘一班船,乘客滿得找不到位置。現在是三十或者四十分鐘一班船,乘客卻是寥寥無幾。抬眼望過去,那渡輪形影只單地停靠在岸邊,過年期間已是停開了。什么時候才有機會再一次坐上那艘曾經滿載歡樂的渡輪呢?
珮兒沿著河堤慢慢地向前走去。這是一條帶狀的河堤,大約有兩百多米長,從這邊的堤岸一直向河對面延伸。如果在這里下水,雙腳立刻就可以觸及到那柔軟的河沙,裹著赤足麻麻癢癢的舒服。
每年夏天,河水是清潤的,臺階旁的野花是各色相間的,河岸上的樹木是茂盛搖曳的。于是,這兩百多米長的河堤上就會攏攏密密地放滿衣褲鞋子游泳圈之類的物品。大河兩岸的居民們約好了似的,踏著橙黃的夕陽,頂著五彩的晚霞,在河堤左右兩邊分散開來,慢慢下水去開辟自己的航道。當然,一些藝高膽大的年青人會直接走到河堤的最前端,在那里縱身一躍,游向更遠的河的深處,甚至游去斜對面的那座無名小島。
遠遠看去,那座小島郁郁蔥蔥,即使在這冬季也是一派生盎機然。不過那是爸爸不允許珮兒去的地方,因為那座島是很不吉利的。據說很久遠的時候,曾經有一對青年男女在那里喪生。到底是傳言中的水怪拖了他們去還是因為家中不同意婚事而殉了情便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