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教的陳錚,人稱第十二燈,擅長刀術,死在了那一戰(zhàn)之中。青燈教在那一戰(zhàn)中太微不足道了,我都忽略了他”
柳先生開口說道
“這不太符合青燈教的風格吧,他們那么貪生怕死。會不會像您猜測的慕容軍一樣,以假換真?”
沈山河開口說道
“一個人的武藝是無法復制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都是江湖高手,要是陳錚是假的,一眼就能認出來”
“就算是個假的陳錚,也足夠令人敬佩,為國赴死的俠客,不管他是什么教派,都令人尊敬”
柳先生開口說道
“這倒是,慕容白有可能培養(yǎng)出二十七萬足以以假亂真的士卒,青燈教也是有可能培養(yǎng)出一個假的陳錚的,培養(yǎng)出假的十二燈也有可能”
“像他們這樣的行走在黑暗里的人,說不準用什么保護自己呢,我們見到的十二燈,或許并不是十二燈”
“你說有沒有可能,其實青燈教還不錯,有人在借著青燈教的名頭做壞事,敗壞青燈教的名聲?”
沈山河開口說道
“沒有可能,青燈教只有一個。若是想要知道其它的,要付銀子了。我可以這么說,青燈教獨一無二”
“你看到的木青衣,琴衣,花燈,就是青燈教的十二燈。我也曾像你一樣,不太相信一個人,一個門派怎么會那么壞”
“我寧愿相信人的心底都是有善的,可青燈教打破了我的認知。他們的壞,與生俱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也只有他們那樣的人,才會聚到一起。堂主曾經說,世間的人和事,都是毀譽參半。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不喜歡你”
“堂主的這句話,對于青燈教并不適用。青燈教,只有毀,沒有譽。陳錚的死,會給青燈教帶去那么一點好名聲”
“可根都是壞的,像陳錚這樣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會變好。陳錚也是可惜,入了青燈教了”
“也是一個可憐人啊,選擇了一個門派,就不會改換門庭的癡兒,從一而終到底是對是錯呢”
柳先生開口說道
“從一而終說的是女子哦”秦婉開口說道
“我知道,這個詞蠻符合的嘛。現(xiàn)在很多武者都這樣,選擇了一個就是一輩子,選錯了也就一直錯下去了”
柳先生開口說道
“誰會覺得自己的選擇是錯的呢,人們都會堅持自己的選擇。大多數(shù)時候,即使錯了,也會錯下去”
“是他們自己,逼得自己一條路走下去。改換門庭是為人不齒的,就比如說一個人選擇了武當”
“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自己選錯了,他想去道家。是的,他想去的話,沒人可以攔他。可他去了之后呢”
“道家會怎么想,為什么要離開武當來我們這里呢,是不是武當派他來的呢。天下人會怎么想”
“這小子離經叛道,不是個好人,連自己的師門都可以放棄,如師如父,連爹都可以換,有啥做不出來的”
“武當又會怎么想呢,是我們對你不好嗎還是你本來就是道家的人,偷師來了?要是他本來籍籍無名的,到了道家之后,依舊是籍籍無名的”
“可能有人就會說這小子也就這樣了,瞧不起原來的師父,換了師父不也一樣,爛泥扶不上墻”
“要是他本來籍籍無名,到了道家之后風光無限,那豈不是說武當不如道家,武當會放過他嗎”
“很可能這兩個門派都會因為他打起來。要是這小子本來風光無限的,到了道家之后無人問津呢”
“這豈不是說在你們武當天資卓絕的人,在我們道家只配默默無聞?兩個門派的高低、標準,立馬不就出來了?”
“如果這小子本就風光,到了道家更加的風光,那只能說武當誤人子弟了,道家是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