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四月份,天氣也漸漸炎熱起來了。
張益達的情緒也有些躁動,魔寶支付斷掉了跟嘀嘀的合作后,業務影響很大,c端用戶增長也慢了下來。
所幸的是,北方市場地推人員很給力,b端商家開戶增長很快。
線上失,線下得,一失一得,業務勉強維持了一個平衡,沒有產生下滑,但也沒有太多的新增。
不過張益達也不怕,他還有一個殺手锏-拼哆哆。
拼哆哆做起來后,完全可以承擔起魔寶支付線上業務增長引擎的重任。
前世拼哆哆的成功,離不開幾大原因。
第一、因為創始人黃振的人脈和工作履歷,拼哆哆一創立就擁有了4大天王級的天使投資人,順風王威、原淘寶總裁孫宇童、小霸王段勇屏、豬廠丁三石。
這四大天王,王威出物流,孫宇童有電商經驗,段勇屏幕后出謀劃策,丁三石出錢。
在這么多資源的加持下,拼哆哆兩三年內就一飛沖天,成為了國內電商第三極。
張益達分析自身情況,錢自己不缺,有前世記憶,出謀劃策的人也不需要,拼哆哆的打法自己全都懂。
唯二欠缺的就是物流和一位有電商經驗的大拿。
其實,物流找四通一達都可以合作,不一定非得找順風。
順風價格太貴了,有點不符合拼哆哆的氣質。
此時的四通一達還沒完全被菜鳥驛站收編,有業務給他們,大家肯定是不會拒絕的。
第二、拼工廠。前世拼哆哆的背后有幾千家物美價廉的拼工廠,相當于是拼哆哆商城上所售賣商品的供應鏈合作方。
拼哆哆上有兩家紙巾的品牌兩年賣了26億包紙巾,每包紙巾的利潤壓縮到了3分錢。這兩個品牌一個是“植護”,另一個是“可心柔”。
可心柔在線下處處碰壁,直到遇上了拼哆哆,在拼哆哆的建議下,可心柔開始縮減產品線,主打爆款產品。
推出了“28包100抽的紙巾,售價僅299元”的高性價比的方案,一舉在市場爆紅。
拼哆哆用戶下單后,紙巾通過流水線自動打包入庫,通過物流,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省去了中間眾多繁瑣的環節,工廠的也在低價的同時,保證了自己的利潤。
張益達知道,要想復制前世拼哆哆的輝煌,就必須把自己的拼工廠供應鏈體系給建立起來。
第三、就不得不說魔性的營銷方式了。
借助于微信這個社交平臺,拼哆哆開啟了狂轟亂炸模式,幫忙砍價、搶紅包、1分錢搶加油卡……
拼哆哆這種貨找人的拼團模式,決定了拼哆哆必須使用最吸引人眼球的字眼去獲取用戶。
因為企鵝是股東,對這種擾民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社交電商,怎么都繞不過社交平臺。所以張益達很早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拉企鵝上船。
第四、用戶下沉。
在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枯竭的當下,三四線城市以及廣大的鄉鎮農村,還是一片巨大的流量藍海。
與狗東定位中高端用戶正好相反,拼哆哆只做低端。
所以,拼哆哆前世也被罵得很慘,偽劣產品的代名詞。
品牌慢慢做大后,拼哆哆也在往高端商品的路子上走,只不過走得挺艱難的。主陣地還是低端商品。
創始人人脈、拼工廠供應鏈體系、魔性營銷、用戶下沉,四個方面決定了拼哆哆的發展前景。
張益達把這些發展因素一條條的列在了紙上,把接下的發展計劃仔細的思考了一番后,開始行動了起來。
首先張益達給沈北朋打了一個電話,詢問道“沈老師,原來的淘寶總裁孫宇童你認不認識???”
“認識??!你找他干嘛啊?”沈北朋有些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