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斗魚那邊發布了帶貨新規定,要求主播、機構和直播平臺簽署合同。
以后斗魚平臺的電商帶貨,主播只負責賣貨就行了,供應鏈、發貨這些環節都由平臺負責完成。”
在達雅傳媒的高層會議上,有高管給趙爾雅解釋起了斗魚直播的新規。
“斗魚這招是想切斷主播跟廠家的直接對接啊?”
趙爾雅喃喃自語了句,又問眾高管“斗魚新規,對我們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狗糧這個細分領域基本上沒有影響,斗魚和我們、還有佩特網簽署了三年的排他性協議。”
接著話音一轉,高管又說“但是其他的行業,比如說美妝、服飾,我們可完全受制于斗魚了。
首先,我們無法對接廠家,拿不到最低的成本價格。
由斗魚來定價的話,這個環節肯定會被他們坑上一筆。
舉個簡單例子我們直接對接口紅生產廠家,進貨價是10元一支,銷售價是50元,我們賺40元一支,和斗魚五五分以后利潤是20元一支。
現在斗魚直接對接廠家,把成本價格做成20元一支,在銷售價不提高的情況下,我們和斗魚五五分以后利潤就變成了15元一支。
這還算好的,就怕斗魚貪心,把成本給你做成30元、40元一支,那就徹底傻眼了。”
“斗魚應該不會這樣吧!這得多短視的公司才會這么極端,把主播和機構那就全得罪了。”
趙爾雅提出了不同意見。
“斗魚以前一直靠直播打賞收入一條腿走路,現在多了個直播電商,還能不使勁兒撈?
很多主播跟斗魚都簽署了長約,斗魚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這些高管以前也是在干過的,對各個直播平臺的吃相那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我們達雅傳媒可不是普通的機構,張總的銳向可是斗魚的重要股東。
我們達雅傳媒跟銳向也算是兄弟公司吧!斗魚不看僧面也要看下佛面吧?”
有和斗魚合作過的高管笑道“在利益面前,別說兄弟公司了,親爹公司搞不好都不買賬。”
……
“程總,達雅傳媒那邊,我們該怎么報成本呢?”
程少杰。
“什么報成本?統一就好了啊!”程少杰有些不解。
“咳咳,程總,達雅傳媒是張益達張總的全資公司。”高管委婉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啊,可是這又如何呢?”
程少杰擺擺手,“你不要顧忌太多了,銳向是我們公司的重要股東,這沒錯!
但銳向不等同于張益達,張益達也不一定會在乎達雅傳媒這么個小公司。”
高管覺得程總也太鋼了點吧,連張益達的面子都不賣!
“其實吧,程總,我們單獨給達雅傳媒報一個成本價也沒什么。
哪怕結個善緣也好!”
程少杰打斷道,“哪有那么多善緣啊?銳向愿意投資斗魚,也是看重了我們的潛力。
現在直播電商給我們公司開啟了新篇章,我們不抓緊這個機會把營收和利潤給做上來,反而去鉆營這些蠅營狗茍,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資方看中的是公司的成長,公司的規模,不是說你攀的這些交情。
我們捧張益達臭腳捧得再好又怎么樣?斗魚公司發展不好,他也一樣不會高看你一眼。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先考慮自身吧!
你給達雅傳媒一個成本價,給其他主播又是另外一套成本價。
這事被傳出去了,其他主播還不造反?”
高管心里盡管不以為意,但面子還是唯唯諾諾道“嗯,程總,你說得對!我們要先保證自身的利益和發展。”
……
“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