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已經很少了。
在本世紀初,新聞集團曾通過旗下的星空衛視進入中國市場。
但是沒風光幾年,就慢慢收縮戰線了,后來更是直接把星空衛視賣給了燦星文化。
除了電視臺,還推出過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企業,以及ysace的中文版——聚友網。
這些項目無一幸免,全部都撲街了。
一家外資傳媒集團在中國的經營遇到各種困難,西方老愛從政治的角度加以解讀。
這些理解是錯誤的。別的不說,在互聯網這塊,國家是放得比較開的。
軟銀和ih入股的阿貍、企鵝在中國都能混得風生水起,為什么聚友網就不行?
聚友網當時競爭不過開心網、校內網,更多還是實力不濟,怨不得旁人。
有專業人士分析過,新聞集團在中國的潰敗,首先來自經營層面,經營不善及水土不服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時星空衛視獲得了在粵東落地的資格,然后出現了制作地在魔都、制作人員多來自港臺地區,而受眾卻是粵東觀眾的運作模式。
在這樣的地域與文化差異下,星空衛視制作的節目很難讓粵東觀眾“買賬”。
換言之,就是不夠接地氣,沒有進行本土化運營。
任何一家跨國公司不進行本土化運營,都很難真正在當地站穩腳跟。
老默多克的長子詹姆斯·默多克同張益達聊起新聞集團在中國的種種往事也是不勝唏噓。
張益達聽后淡淡一笑,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說的就是新聞集團在中國的業務部門。
2000年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在中國高速發展的十幾年里,連大一點的水花都沒泛起來兩朵。
最次,中國頭部的娛樂電影公司也該投資兩家吧。結果也沒有。
張益達知道黎瑞剛跟新聞集團打交道比較多,就委托他介紹一位新聞集團的高層。
結果黎瑞剛把詹姆斯·默多克這位傳媒帝國的繼承人給請來了。
張益達不得不感嘆,大佬就是大佬,真是交友廣闊。
小默多克其實也不小了,72年生人的他已經四十五歲了,算是一個中年人了。
戴著個眼鏡,十分斯文,長得跟他老爹還是很像的。
他說完新聞集團的往事,又把話題往張益達身上扯。
“聽說張先生還在京城大學歷史系讀大四?”
張益達笑了笑,詹姆斯不提這事,他都快忘記自己還是個學生了。差不多半年多沒去過學校了……
“對,還有半年就畢業了?!?
詹姆斯笑道“我們倆還挺像的,我在哈佛大學也是讀的電影和歷史專業?!?
“是嗎?那默多克先生的學習一定不錯。”
歐美這些所謂的名校,捐贈入學都快擺在明面上來說了,張益達可不相信小默多克是自己考進去的。
詹姆斯說了聲謝謝,又繼續說道“其實我讀大學那會兒也創過業,只不過遠遠沒有張先生這么輝煌罷了。
1995年,大三的時候,我從哈佛大學輟學,跟兩名同學合伙開了一家嘻哈音樂唱片公司。
一年時間,這家公司的年盈利達到了250萬美元。
怎么樣,聽起來還不錯吧?”
張益達攤攤手,“當然,1995年那個時候我才剛出生,那個時候的250萬美元起碼相當于現在2500萬美元的購買力?!?
詹姆斯哈哈一笑,接著說道“但我當年的一名同事表示當時的確有很多人希望和我們簽約,但他們只是看中了‘默多克’這個姓氏。
然后又過了一年,我父親收購了這家唱片公司。
我的創業到此結束,我也“改邪歸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