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么,這個“兔兒乖乖”就是個吃里扒外的東西!”
在頭條的緊急高層會議上,有高管忍不住爆起了粗口。
“不能這么輕易放過她,把她的賬號直接封了吧!”
有其他高管反對道,“賬號不能封,一封豈不顯得我們心虛了。”
“那就怎么輕輕放過她呢?這個賤女人絕對是收了抖視的黑金。”
“肯定不能這么輕易放過她,要不直接起訴她吧,告她誹謗?!?
“我覺得有些不妥,打官司肯定事情會進一步發酵。而且她背后站著抖視,也不會怕跟我們打官司。
我看抖視是巴不得我們打官司,事情鬧得越大越好。”
……
高管七嘴八舌討論著,張銘也很心累。
為了追趕上抖視的腳步,頭條可謂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從挖主播、搶機構,到搬運視頻,什么招數都用了,就是拉近不了跟抖視的差距。
在頭條視頻還在追求突破2000萬日活用戶的時候,抖視的日活用戶已經逼近10億大關了。
10倍的差距,讓人都快提不起斗志了。
而且隨著這種差距拉大,馬太效應已經快形成了。
抖視的用戶量漲得越來越快,因為上面的內容更多更精致。
頭條視頻則陷入了增長瓶頸,用戶雖然也在上升,但那都是花錢買的量。
最讓他苦惱的是,用戶活躍度在下降。
張銘思來想去,都沒搞明白比抖視差在哪里。
論技術,頭條的內容分發和推薦機制,冠絕同行。
論投入,在獲得實際融資10億美元后,頭條火速撥款了2億美元給頭條視頻。
拿著這些錢,頭條視頻砸錢搶網紅,投廣告,效果還是有的,但沒張銘預想中的那么好。
甚至說,距離他的預想還差得很遠。
砸錢都不好使的事情,那就難辦了。
張銘思來想去,覺得還是錯過了短視頻風口。
張益達是個“閃電戰”高手,這一點從惠民出行的發展軌跡就可以窺出一二。
頭條視頻相比抖視,晚了一年時間上線,先機已失。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對手自己犯錯上面了,但抖視并沒有犯錯,崛起快得就像坐火箭一樣。
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也無力回天了。
“出海做短視頻怎么樣?聽說ically在歐美發展得很好,在韓國也開始風靡了。
我們可以進入ically沒有覆蓋的空白市場,比如說日本,港臺,東南亞,印度,中亞,西亞,非洲……
在這些市場站住腳后,我們再殺入歐洲和美洲。”
張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看向眾高管,期待著他們的意見。
“這些市場的確是ically還沒覆蓋到的空白市場,但這僅僅是暫時的。
而且這些地區,相比歐美,經濟大部分都是落后的。
就算能夠占據一部分市場,但無法打入歐美地區的話,盈利恐怕困難?!?
有高管提出了反對意見,后又說道“我認為,我們應該把業務聚焦在新聞分發上面。
在國內,今日頭條已經是細分領域的霸主了。
但在國外,我們布局并不多。
海外市場廣袤,相當于幾個中國市場。這塊處女地還等著我們去開墾。
只要我們把在中國的模式,復制到這些地區去,很有可能再次創造在中國發生的奇跡。”
張銘點點頭,“目前集團最重要的業務的確是新聞聚合平臺。我們也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今日頭條上面。
但短視頻也不能放棄??!
你們想想,如果我們掌握了圖文和短視頻兩條賽道,能做的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