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探花棄青衫,他是呂緣為數不多的朋友,而且是第一次讓呂緣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奇才。
在呂緣看來他比自己更加像有系統在身的人。
棄青衫是個孤兒,可能是因為父母都慘死在武者爭斗的波及中,所以他喜文而厭武。
在灰暗的同年生活中,讀書是他唯一的顏色。
棄青衫不止一次幻想過儒家書中描繪的那個大同世界,人人謙遜仁愛,富庶自足。
他三次求學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對于偏居一隅的小圣地來說,沒有哪一個武學圣地會愿意收一個不習武的弟子,門派之間的爭斗要靠嘴來說嗎?
也是在一個失敗的晚上,宿醉的棄青衫遇到了朱清婉的姐姐,那個溫婉明媚的朱清蓮。
常寧府朱家是一個家族式的圣地,朱家本身并沒有核心的傳承。但是朱家有錢,而且會賺錢,很多類似于聶海這種實力強勁的武者,因為各種原因都選擇加入朱家做客卿,在利益的捆綁之下,朱家慢慢形成了一個勢力不俗的圣地,號稱八方通才,更多的人愿意叫八方通財,嘲笑朱家人有錢。
那些年朱清蓮做的還是現在朱清婉做的事情,自己單獨負責一路生意。
自從朱清蓮偶遇了棄青衫之后,就慢慢的被眼前這個文弱的書生吸引。
朱清蓮從出生開始一直面對的都是利益下最真實的面孔,收到的教育也都是教她如何去衡量得失。所以有著崇高理想的棄青衫對于她而言是新奇,是吸引,最后到愛慕……
而對于棄青衫而言,那一段時間也是他最舒適溫馨的時刻。
不僅僅是美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更多的是她對自己的認可,自己口若懸河的時候她靜靜的趴在桌子上聆聽,眼中的溫柔和孺慕。
可惜的是兩個人的感情并不被朱家所認可,在朱家看來這個書生簡直一無是處。
哪怕是不抱著功利的心,也沒有人覺得他能給朱清蓮一個美好的生活。
朱家長輩甚至為了斷絕兩個人的幻想將朱清蓮許配給人,這讓棄青衫深受打擊,一個人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常寧府。
也是在這個時候遇到了剛剛逃出來的呂緣,兩個人一個命運多舛,一個飽受折磨。
讓兩人互為知己的是兩個人都不曾被命運打垮,棄青衫年幼失去了雙親,在晦暗的童年中不僅僅沒有滿心仇恨,更多的是對于美好的向往。呂緣這個飽受折磨的少年雖然心中懷著仇恨,有些時候行事狠辣不留余地,但是更多的是肩上的責任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慢慢的在呂緣的開解下棄青衫漸漸起了習武的心思。
相對于儒家立教的先賢,同樣都是書生為什么他們的話是教義,是影響無數人的思想,而自己卻是一個備受鄙夷的書生?歸根到底還是在于實力。
當決心習武的棄青衫就展露出令人瞠目的進度,半個月練皮,兩個月煉骨,四個月的時間便將內腑鍛練的無比堅韌,短短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旁人數年才能完成的修煉。
而后突破納氣境界的棄青衫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什么叫做時來天地同借力,幾乎兩個月就會有一次次突破。讓同行的呂緣深受打擊,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笨了。
然后在志得意滿的時候,時隔一年,棄青衫再次聽到了朱清蓮的消息。
那個溫婉的她以無比剛烈的選擇在出嫁的前一天服毒自盡。
棄青衫嚎啕大哭,流著淚辭別呂緣。
后來呂緣聽說他只身闖入了朱家,搶走了朱清蓮的尸體。
等時隔兩年又一次見到棄青衫的時候這個家伙已經是紫府境界的準宗師,那個時候呂緣不過堪堪踏入納氣。
兩個人再一次見面互相說了很多,棄青衫講了自己是如何在朱清婉的幫助下只身突入朱家,講了有個面相兇惡的老和尚告訴他朱清蓮還存有一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