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了,包括陳艷、左瀟二女和馬鈞在內所有人看向熊晨飛在這個“龍之子”的眼神都充滿了欽佩和崇拜…
于是,很快在龍之團的領地上,就大量出現了這種近乎神器的取水灌溉工具“翻車”
這種新型取水灌溉工作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
龍骨葉板用作鏈條,臥于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
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連續循環,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取水,功效大大提高。
同時,操作搬運方便,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即可灌溉,亦可排澇。中國古代鏈傳動的最早應用就是在翻車上,是農業灌溉機械的一項重大改進。
熊晨飛深知這個時代的建筑絕大多數都是木質結構,非常容易著火,于是提出了第六個“系列發明”畫出了滅火工具“水龍、“乾坤袋”、“仙水囊”的草圖并”演示了自己用泥巴捏出來的簡易的“水龍。
其工作原理是一壓一抬木質手柄,裝在桶里面的水受壓就會通過水管噴出來,這時只要將軟水管對準著火點,就能滅火了。
但由于這個時代制作工藝水平的限制,原本應該用軟水管的只能用竹管替代,但后來實際制造出的“水龍”也能噴水三四丈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乾坤袋”其實就是用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裝三四百斤水。
袋口綁起來,插進一根去節的竹子,水就可以通過這根竹子流出來。
出現火險時,就由個壯丁抓著竹子借助袋口,向著火點注水。
而“仙水囊”其實就是用豬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裝著水,起火時,把這些水囊扔到著火點上,水囊被燒破,里面的水就能流出來滅火。
同時,熊晨飛還要求在所轄縣城都要設立“滅火營”在重要的區域特別是娘草輜重倉庫必須配備儲水的大缸,用于防火安全。
◆◆◆◆◆◆
緊接著,熊晨飛推出的幾個“發明”都是和軍事有關的。
他的第七個發明叫“超級云梯”
要知道古代的攻城器械云梯,可不是后世電視中看到的那些梯子,能夠輕易被城墻上的士卒推翻。
古時候的醫療水平有限,如果士兵被從十多丈高的城墻上掉下來基本上不被摔死也成了殘廢。
若果真帶著那些簡易的梯子攻城,完全是在找死,更是對士卒們生命的不負責任。
想要用這種梯子爬上城墻,更是有些癡人說夢。
攻城用的云梯,如果將它豎起來看就是一個直角三棱柱。正常來說,可以把云梯當成一個龐大的陡坡,是一個立體型的攻城器械。
在云梯下面根據云梯的大小有許多輪子,攻城之時只需要將云梯推著就可以抵達城墻下面。
在攻城的時候,龐大的云梯緊緊貼合在城墻之上,直角的那兩面一面貼著城墻,一天挨著地下。
只要利用剎車將輪子剎住,不管城墻上的士卒如何推動云梯,都很難將其推倒。
而且云梯的寬度很寬,一次性可以有好幾人一起往上面攀爬。像那些極其龐大的云梯,甚至可以一次性有十幾人人往上攀爬。
這樣一來,士卒們相互合作,就能夠更容易攻到城墻上面。
然而,云梯畢竟是木頭制作,若是城墻上面的守軍用火攻,很容易就能將云梯燒個干凈。
云梯的制作成本并不低,打仗起來卻非常容易損壞。
除非城上的守將完全不會守城,想要用云梯攻到城墻上面,也只能慢慢將里面的火油完全消耗,或者出其不意攻入城中才行。
可以說,古代戰爭只要守城方做好準備,有源源不斷的守城物資,想要強行攻城絕對十分困難。
不過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