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郭嘉終于松了一口氣,就將自己對于鄴城之戰的看法娓娓道來。
他認為袁紹已死,三個兒子卻不同心,如果帶兵去打他們三兄弟反而會抱團應敵,但如果不去管他們,他們就會窩里斗。因此,郭嘉建議曹操不但要立即撤軍,還要用朝廷的名義正式冊封袁紹的長子袁譚為冀州牧…
曹操聞言大喜,深以為然,使用此計后,袁譚、袁熙和袁尚三兄弟果然開始了內斗。
◆◆◆◆◆◆
就在曹操聽從郭嘉的意見,剛剛撤軍南下,袁尚、袁譚就緊鑼密鼓地出場了最為世人恥笑的手足相殘武戲。
袁紹的這兩個敗家子先是在鄴城郊外開戰,袁尚說哥哥不遵父親遺命,有野心;袁譚說弟弟害死父親,篡了權。
二人之間的仇恨變得不可調和,于是大打出手,勢單力薄的袁譚一交手,就被“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的袁尚打了個落花流水,敗退到南皮今河北省南皮縣東北。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有兩個人力勸袁氏兄弟不要干讓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第一個是青州別駕王修。他風塵仆仆趕到南皮,費盡口舌陳說利害,勸袁譚以兄讓弟,與袁尚言歸于好,卻被袁譚臭罵了個不亦樂乎。
還有一個就是是荊州牧劉表,分別寫信給袁尚和袁譚,批評說袁紹剛被父親被曹操打敗、氣死,他們不思考勵精圖治報仇雪恨。
但鬼迷心竅的袁氏兄弟,在拒絕了王修和劉表的忠告后,二人的內斗愈演愈烈。
袁尚在鄴城郊外戰勝后,沒有給袁譚喘息的時間,晝夜兼程尾追至南皮,一路把袁譚打得丟盔棄甲,奔逃至青州境內的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然后把平原圍得鐵桶一般,發了瘋似的狂攻。
被弟弟袁尚打得六神無主的袁譚,這時候聽從他的幫手郭圖的建議,做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決定派謀士辛毗到仇敵曹操那里去求救。
袁譚的這一手,實在比中國抗戰時的“曲線救國”還要臭!
以他這種沒骨氣的行為,連禮、義、廉、恥這些做人的根本都不要了,不知道當時為什么還有那么一些人跟著他混?
曹操接到袁譚的求救信息,那個高興勁就不能提了。
不過,他沒有率兵去解袁譚的平原之圍,而是直接去掏袁尚的鄴城老窩。
時在建安8年公元203年10月,曹操進軍至黎陽。
袁尚再也顧不得置他哥哥袁譚于死地了,急忙從平原撤兵,回守鄴城。
曹操呢,審時度勢,分析袁氏兄弟既然已經打腦劈命地干開了頭,就不能因為自己插手,讓他們簡單收場,索性再給他哥兒倆留點時間一決高下。
待到他老哥倆頭破血流半死不活時,再來收拾也不遲。
于是屯軍黎陽,為了徹底分化袁譚、袁尚,曹操寧愿在名分上比死去的袁紹矮著一輩,毅然決定讓兒子曹整娶了袁譚的女兒,與袁譚結成兒女親家。
曹操所以這樣做,當然是深怕袁氏兄弟打得覺出疼痛,一旦心亮起來言歸于好,那可如何是好!
袁尚回鄴城攢足了勁,見曹操沒來鄴城,似乎覺得攻打只有招架之功的哥哥袁譚是一種樂趣,于建安9年公元2004年2月,令審配留守鄴城,再次氣勢洶洶地率兵直撲平原。
等到他與袁譚在平原打得焦頭爛額時,這一回曹操迅速率兵開到鄴城下,拉開了他平定河北四州的序幕。
◆◆◆◆◆◆
遠在平原鏖戰的袁尚,在7月間聞訊大本營危急,回師解鄴城之圍。
可笑的是,這位打他哥哥很勇敢的冀外l大將軍,走到冀州城外,卻心虛膽怯地不敢和曹操過招兒,結果被曹操結結實實地收拾了一頓。
挨了狠揍的袁尚,像一條被打驚的狗,兩條腿兔子似的,一路飛逃到祁山不是諸葛亮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