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番功業簡直比登天還難,所以他才想到投奔熊晨飛這個如同彗星般快速崛起的一方諸侯。
◆◆◆◆◆◆
熊晨飛對甘寧還是很熟悉的,畢竟,這個原江東堪稱第一的大將,還是有著神奇的經歷的。笑了笑,熊晨飛說道“甘興霸臨江學藝,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不過,甘寧啊,有道是父母在,不遠游,你這卻是不對了啊”
“大帥教訓的是。但是,此番某出來,已經派人去接我老母?!备蕦幬⒓t著臉,說道。
然后甘寧就將自己的往事向熊晨飛娓娓道來…
群山環抱的青龍大瀑布左側,有一塊方圓數里的大坪壩。土地肥沃,住著上百戶鄉民在這里男耕女織,不愁吃穿。
由于十分惹人眼紅,他們不是常遭匪劫,就是財主欺壓,官府暴征,使這里鄉民難以生存下去。
從前,這里有一對新婚夫妻,男的叫甘田,女的叫織娘,倆人勤勤儉儉,日子過得很甜蜜。
不久,喜得一子,取名叫“甘寧”,十二、三歲時,就讀完了四書五經,方圓四鄰的鄉親們都夸他聰明。
但好景不長,甘田夫妻和鄉親們一樣,一天晚上,匪盜潛入他家,甘田與其拚斗中終因寡不敵眾被殺害,家里的糧物也被搶劫一空。
甘寧母子倆也被五花大綁著,多虧鄉鄰趕來解救,安葬了甘田。母子倆淚流滿面地送走鄉親后,少年甘寧對媽說“這個世道窮人難活命,我打算去尋師學武藝,為父老鄉親除掉害人精,為父親報仇。”
織娘聽后說“好是好,但你人還小,沒有真功夫,硬拚是不行的”。
當晚,織娘剪下自己的一綹長發,摻著青麻打成一雙草鞋,煮了十幾個j??蛋,給兒子包好,第二天一早,織娘把兒子送上路。
甘寧身背祖傳的弓箭,手牽獵狗,辭別織娘,直朝深山走去。他拐過一彎又一彎,翻過一山又一山,攀陡壁,越懸崖,一股勁來到云峰觀前,只見滿山云霧繚繞,無路可走了。
甘寧正在發愁,迎面來了一個老婆婆,老婆婆問“孩子,這么大的云霧,你往哪里去呀?”
甘寧說“婆婆,我上山去尋仙師學藝的?!?
老婆婆說“仙師難找喲,我勸你還是早點回去吧”
甘寧堅決地說“不管多難,多苦,我一定要求師學本領”說著,甘寧把家鄉匪盜、財主、官府害人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老婆婆被感動了,就朝山顛一指道“你去吧,前面不遠有座小廟,廟中有一個老道,武藝高強,求他教你吧”說完,老婆婆不見了…
甘寧正疑惑著,頓時云開霧散,一座小廟出現在眼前,他加快步伐直奔小廟。
進了廟,只見一個老道和一個小徒兒正在紅爐上錘打一把弓箭,剛打好的弓箭還是紅紅的,那小道便握在手中,張弓搭箭,對準三根大香,“嗖嗖嗖”連發三箭,不偏不倚,箭出香滅。
甘寧看呆了,當即下跪在老道面前“望師尊接受徒兒叩拜之禮”老道忙上前扶起甘寧問道“你是甘田的兒子嗎?”“正是”。甘寧將來意向師父稟告后,老道點頭稱是,并說“我已知道你要學藝為民除害”。說著,當即令小道收箭,進屋端出飯菜款待甘寧。
從此,甘寧跟著師傅勤學苦練,在老道的精心傳教下,通過九九八十一天苦練,進步很快,不僅學到了箭無虛發,而且還學會了三十六套拳法的過硬本領。老道十分滿意地對甘寧說“行了,去為鄉親們除害吧”
甘寧辭別師父,星夜兼程往回趕,這天到家時天色已經大亮,織娘見兒身背箭囊,威武強悍地歸來,非常高興,趕快生火煮飯。甘寧把尋師學藝的經過向母親回稟后,便找來同窗好友串連有志青壯年三四十人,集合練近兩個月。一是抗擊盜匪,取得旗開得勝的可喜戰績;二是打富濟貧,將壩上欺壓百姓的“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