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陳策和副將王鋒帶著三千山越精銳出了歷陽后出了歷陽后迅速的朝著石城靠近。
一陳策這次帶兵出征石城其實只是為了救自己的叔父陳偉,但與熊晨飛在歷陽分別前,他只對陳策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就是“百善孝為先”。第二句是“注意安。”這兩句話陳策聽進去了,也很感動。
要知道,當初他帶著手下的兄弟離開祖郎投奔熊晨飛只是為了活命,只是為了讓自己和手下的東堤吃口飽飯。對熊晨飛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感情。
但在這幾年的戰斗和生活中,熊晨飛一直對他他手下這支體系外的隊伍關愛有加。
一天三頓飯不說,就連天工坊打造出精品裝備熊晨飛也是優先分發給了他們,一點都沒有把他們當做外人看待。
就連對外戰爭,熊晨飛也很少派他們上陣,用他的原話說就是“好鋼要用到刀刃上!”
以至于,就在其他同僚的隊伍或多或少都有了不少的傷亡的情況下,他的這支山越精銳受到的傷亡非常小幾乎到了讓其他同僚極度的境地。
◆◆◆◆◆◆
要知道,江東地區多為山地和丘陵地帶,熊晨飛這次三路伐吳,正是需要發揮他們山越軍隊擅長山地戰特點的時候。
然而,他卻要將這么重要的戰力帶走去攻打一個沒有什么戰略地位的石城,只是去就他的叔父,這對于任何一個統帥來說都是難以容忍的。
但熊晨飛聽后什除了對她說的那兩句話外什么也沒說,還讓水軍優先將他們這三千人馬運送過江,怎么能讓他不感動?
士為知己者死,陳策在心中暗自發誓此生將對熊晨飛完忠誠,盡心竭力幫助其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當然,他離開祖郎還有另外一股原因,那就是成就一番功業。
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陳策和甘寧有點像。劉表雖然占據了荊襄九郡但不思進取,只能是坐以待斃。
而祖郎雖然號稱是整個山越大軍的統帥,但實際上山越所占的區域多是土地貧瘠的山地和丘陵,難以維持生計。
再加上,山越帆布廣泛,各個地方上的頭領手下士卒少則數千,多則上萬。一些實力較強的頭領已經可以與祖郎分庭抗禮,祖郎很少能指揮的動能他們。
比如烏聊山的毛甘和牛頭山的潘臨就曾經不聽他的號令擅自到漢朝的地盤去燒殺搶掠,結果被橫空出世的熊晨飛殲,自己也落得個兵敗身死。
所以,熊晨飛斬殺了他手下這兩個不聽號令的“刺兒頭”,祖郎根本不會去找他報仇,反而應該感謝他…
所以,繼續待在祖郎手下,陳策也是沒有任何前途的。
然而當時熊晨飛已經占領了九江郡和淮陰縣,不但在其在龍之團的領地上實行仁政,還開辦書院,后來還改良了蔡侯紙,發明了印刷術。因此,熊晨飛不但在龍之團,甚至在整個江南都很有威望。
雖然此時熊晨飛還只是擁有九江郡和淮陰縣,但陳策已經非常看好他,覺得他將來的成就必定非同凡響。
所以,陳策才帶著手下三千精銳毅然決然前去投靠熊晨飛。
◆◆◆◆◆◆
不久以后,陳策抄小路就到達了石城附近。
說到石這個石城,其實和牛渚一樣,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牛渚是建立在長江邊上的要塞,而石城則是建立在清涼山的要塞。
這座石城要塞和牛渚要塞也有些不一樣。牛渚要塞雖然遏制了長天天險,但敵人一旦渡江,這個要塞就無險可守,所以才會被龍之團輕易攻破。
但這個石城要塞就建在清涼山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再加上城內常年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山上也不乏樹木和石頭。雖然這個要塞的駐軍只有千多人,但想要攻克這個要塞沒有過萬的兵力是絕對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