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的軍隊被匈奴人大敗,但他們不斷與匈奴人抗爭,雙方戰事不止,但終不抵敵,日漸疲憊。
公元前78年,東漢大將軍霍光派將軍率大軍追擊匈奴軍隊,順勢襲擊了一支烏桓軍隊,大肆殺戮。
由此,烏桓軍隊與大漢帝國結下了深仇大恨,隨后年年攻入塞內,嚴重破壞了漢帝國的北方疆域的安。
為避免與匈奴和烏桓兩面作戰,大漢帝國只能對烏桓進行招撫。但大部分烏桓部落名義上歸順了漢帝國,卻暗地里玩起了把戲,時叛時服,時不時地在北方制造事端。
尤其以歸服后,又遷移到遼東、遼西、北平三郡的寇略部落最為兇惡,讓漢帝國十分頭疼。
時至東漢末年,行同虛設的漢帝國,已無暇顧及邊界安危,這時的三郡烏桓部落又統歸于丘力居的手下,已行成了一支強悍的軍團。袁紹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野心,與大頭目丘力居結為同盟,又將一個漢人美女充作女兒嫁給了如日中天的榻頓,以其為外援。袁紹死后,其子袁尚、袁熙二兄弟只得投奔到了烏桓。
經過徹夜長談,熊晨飛對田疇的能力甚為佩服,田疇也對熊晨廣闊的胸懷和強悍的能力非常佩服。
第二天,熊晨飛就說
“田子泰的才干,不是我可以隨意任命為吏的人。”
于是,熊晨飛作為揚州牧上表朝廷,舉薦田疇為茂才,授官莜縣(今河北景縣南)縣令。但田疇并沒有上任,徑直隨軍隊暫駐土垠縣,不久被熊晨飛提升為隨軍顧問。
土垠縣一帶,地勢低洼,又面臨大海。每年的夏季七月,大雨橫流,濱海地帶大量積水,道路泥濘難行。
塞外的烏桓兵團又據險扼守各個要地,使龍之團難以向前推進。
熊晨飛對此深感憂慮,就去詢問田疇有什么辦法可以破解目前的困局。
田疇不愧是幽州本地人,非常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山川地理,他認為建議不要走原來預定的線路,因為這條道路,秋夏季節常常積水,水淺時不能通行車馬,水深時又不能載動船只,已經有很多年了。
而他推薦走另外一條不為人知的小路。
他知道右北平郡之前的治所平岡(今內蒙古喀喇沁左翼境內)縣時,有一條道路途經盧龍(今河北喜峰口一帶),可直達烏桓人的的老巢柳城(今遼寧錦州邊界)。
但自從漢光武帝建武年間以來,道路失修,早以破敗不堪,已斷絕近二百年了。如果龍之團走這一條小路,將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聊城附近,給予烏桓人一個意外的驚喜!
聽到這,熊晨飛的心都涼了一大載,不知如何是好,十分著急。
田疇見看到熊晨飛聽到這里臉色都變了,連忙寬解道
“冠軍侯別急,還有一條非常隱蔽的小路,現在還可以找到。現在,烏桓的大隊軍馬正在通向聊城的路上加派了很多斥候,如果按照原來計劃的常規路線行軍必定會被烏桓人發現。
。如果我們悄悄回軍,從盧龍口越過險要的白檀(今河北承德西南)山,進入無人地帶,道路又近又便捷。乘他們沒有防備突然發起攻擊,一舉就可擒斬了烏桓新王蹋頓的首級。”
熊晨飛聽后,大喜“太好了,沒有你,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辦了。”
接著,田子泰又向熊晨飛畫出了行軍路線草圖。
于是,熊晨飛大軍按計而行。隨后,大軍又沿路悄悄返回,并在水邊路旁豎立一塊大木牌,寫上“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這句話的意思是現在正當署夏季節,道路不通,姑且等到秋冬之時,然后再進軍。
龍之團撤走后不久,烏桓的一隊偵察騎兵緊接而至,看到了這塊木牌,并呈報了上去。榻頓這個腦殘的新任烏桓王看后,信以為真,很傻很天真的認為龍之團會等到秋冬季節雨水稀少時才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