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晨飛這一首詩剛剛吟誦完,現場近五十萬人都被他這剛猛霸道的內氣和才華所震驚,特別是曹操像看稀有動物一般直勾勾的盯著他的背影看了半晌。
他把許褚拉了過來悄聲問道“仲康,你現在是我手下最有勇力的戰將,你說說看這個熊晨飛的實力屬于什么水平?和你相比如何?”
許褚讀書不多,正在斟酌熊晨飛的這首詩的時候,冷不丁聽到曹操此問哈哈大笑起來道“我這三弟的實力今非昔比,如果全力拼斗某之前還能和他斗上一百回合,現在恐怕五十回合不到就要敗下陣來。”
“仲康何出此言?莫不是因為他是你的三弟你就抬高他?”
許褚轉過頭來盯著曹操雙眼一字一字的說道“大凡習武之人即使所學不同也能從他的氣息中大致判斷出功力的深淺。三弟這聲長嘯整整持續了半炷香,這份功力當真駭人聽聞。”
“根據我們安插在他身邊的內線的情報,如今三弟不但學得到了了劍圣王越和槍神童淵武藝上的真傳,更是將太平道天數三卷融會貫通,即使溫候復出恐怕都不是三弟的對手了!”
“再加上三弟能文能武,這樣的對手主公只能結交不宜為敵啊…”
曹操有點木然的點了點頭,隨即快步走過去找熊晨飛攀談起來。
曹操除了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外另外一個身份就是詩人,聽到熊晨飛高聲吟誦的詩句都是七個字的與他們這個時代的截然不同,首先就問他這首詩的出處。
熊晨飛聞言也是頭大如斗,他因為受到曹操出口成詩的啟發一時興起吟誦了一七言律詩。
要知道,在魏晉三國時期大多都是四言詩,直到四百多年后的盛唐五言詩和七言詩才流行起來,特別是這首詩對仗工整讓曹操都刮目相看。
但熊晨飛也知道自己這首詩對仗工整,寓意也很不錯,但曹操這首《觀滄海》堪稱千古絕唱,自己甘拜下風。
熊晨飛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曹操的時候,不遠處出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二人之間的尷尬。
原來是獻帝劉協得知曹操和熊晨飛在對戰鮮卑和烏桓的戰爭中都取得了史詩般的大捷,為了提振漢室的聲望,特意叫他們到戰時的首都許都去獻俘…
雖然這樣很折騰,而且左瀟剛給他誕下了一個女兒,熊晨飛正急著回壽春去看老婆孩子。
但畢竟劉協現在還是名義上的天子,有些規矩還是必須遵守,熊晨飛心中暗嘆一聲決定轉向許都進發。
因為沖鋒軍不比陷陣營,此次許都獻俘,沖鋒軍裝配了高橋馬鞍、雙邊馬鐙、馬蹄鐵之外其余裝備全部帶齊。用熊晨飛自己的話說“裝b就要高調”,但是增加騎兵戰斗力的某些秘密還不能這么早就暴露,否則自己將失去騎兵的優勢。
◆◆◆◆◆◆
白狼山一戰之,熊晨飛陣斬蹋頓、蘇仆延和樓班,從此遼西烏桓全部內遷,在加上遼東烏桓部,此戰熊晨飛一共獲得人口二十余萬,牛、羊、馬不計其數。
為了防止烏桓人反復,熊晨飛嚴令對二部烏桓進行了分化瓦解。凡是頑抗到底的殺無赦,凡是愿意歸附的,統統移居到九江郡。
當然歸附的烏桓人全部享有漢人同等的待遇,各郡安排了大量的人手開始對這些游牧名進行漢化教育。
而那些在戰場上被俘虜的烏桓騎兵,熊晨飛打算一個也不放過,再其回到遼東之后,便開始了對俘虜洗腦,準備將他們收編另外組建一支類似沖鋒軍一樣的精銳騎兵。不過這支騎兵不再是重裝騎兵而是精銳的輕騎兵。
話分兩頭說。
帝都許都皇宮大殿之內,一聲公鴨嗓子傳來,讓所有的大臣們頓時清醒不少。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站在劉協身邊的張讓大聲說道。
雖然現在已經入秋,北方已經開始變得有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