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要過陽歷年了,公歷的一九八三年即將過去,冬日里的風也一天比一天冷冽。
十二月二十六日這天,是誕辰九十周年,又是元旦來臨,學校在鄉公社的禮堂里舉行了一場演出,鄉公社周邊的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趕來看,整個公社顯得熱鬧紛繁。
芳華她們準備的節目表演完后,便下來坐到觀眾席的長木靠椅上,旁邊一個留著長長麻花辮的大姐從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包用透明小塑料袋包裝,塑料袋的一面印著一塊正方的藍色,上面有幾個字——五香瓜子,然后遞給了芳華,這個大姐芳華并不認識,這么貿然地接別人的東西似乎不好,芳華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那位大姐,而那位大姐見芳華半天沒接,直接把五香瓜子塞到芳華手里“小姑娘家的,給你就拿著,這看戲不磕點瓜子淡味。”周圍其他的幾個大姐也跟著說“快接著,她給我們都分了!”
芳華連忙道謝,這種包裝的瓜子芳華見過,在供銷社里還賣兩毛一包,并且一包只有一手窩,比起散裝的五香瓜子,還算是金貴的貨,可是這位自己并不認識的大姐就這么給了自己一包,這并不是說這位大姐有多富足,而是這山村里頭把老祖宗留下的,人和人之間要分享和互助的觀念已經銘記到個骨子里,所以沒有認識和不認識,只有鄉里和鄉親。
等節目表演完大伙兒都散了后,崔玉拉著金善英過來找芳華,然后指了指站在禮堂一角,邊織著毛衣邊跟學校一位老師聊天的女人說道“芳華,我們一會去供銷社也買些毛線吧!”
看著那個熟練地織著毛衣的女人,芳華有些羨慕也有些心動,可惜自己連編織針都沒摸過,“我從來都沒織過,不會啊!”
“哎呀,很簡單的,學學就會了,”金善英鼓勵后繼續慫恿著“給自己給別人織條圍巾也行!”
聽金善英這么一說,芳華內心越發的蠢蠢欲動,即便自己跟承飏以后真的沒什么了,可是至少他給自己送過書,這么想來也該給他回送點什么比較好,被說動了的芳華便跟她們結伴去了供銷社。
這大冷天的供銷社也顯得很是冷清,見芳華她們來了,正在烤著炭火的老熊連忙起身,笑呵呵地打起招呼。
“熊伯,你在烤紅薯嗎?這么香。”崔玉靈敏的鼻子一進來就聞到了烤紅薯的香味。
“可不是嘛,來來來,外頭冷,先進來烤烤火,來吃吃我搞的新花樣!”
崔玉興奮的拉著芳華和金善英就往貨柜后面鉆,柜架后面,老熊正在一個烤火圓盆上架著一個糍炕(當地烤糍粑的工具),而糍炕上放著的是一片一片厚度適中的紅薯片。
這是崔玉幾個第一看到這樣的烤紅薯,很是新奇,不禁好奇地問“熊伯,你怎么這么烤紅薯呢?”
“這樣烤多好,又容易熟,吃起來又斯文,來來來,上面的都熟了,你們一會兒嘗嘗,是不是比烤整個的還香。”說完,老熊弄來幾個小板凳,讓三個姑娘圍坐起來,一起吃他新搞出來的烤紅薯片。
崔玉伸手去拿的時候不小心燙了下,連忙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嘴里念叨著“好燙好燙!”把芳華她們逗的呵呵直笑。
“看把你急的!”老熊慈愛地笑著,從一旁柜子里取來一個鐵夾,給她們一人夾起一片“快嘗嘗。”滿眼期待地等待著夸獎。
三個姑娘嘗了后連連稱贊,可把老熊高興的,又切了幾片往上烤,才開始問正事“你們幾個今天想買點什么?”
被這些新式的烤紅薯吸引了的幾個人這才想起來的目的“我們來買毛線的,有嗎?”
“當然有,前幾天才和你伯娘去縣城里進的貨,我現在就給你們拿過來看看。”說著,老熊起身,去另一頭貨柜里取來一些毛線樣品。
這樣顏色各異的毛線,讓三個姑娘愛不釋手,摸了又摸,還往臉上輕輕地蹭了又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