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誰曾想,上一代國王死了沒幾年,當今國王就頒布詔令滅狼了。
其實,草原上也不乏滅狼的勇士和修士,就像巴氏兄弟和葛布,他們是牧民們的守護者。
許多人都知道狼心眼小,記仇,所以不會主動去招惹狼,只是被動的保護牧民們。巴氏兄弟和葛布的事情,就是個例子。
不知他們出于什么原因,深入狼穴,殺了整個狼群,所以才遭致狼王的報復。
狼族成員在捕獵過程中喪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大規模的屠戮,則是狼王不允許的。
當今月支國王迫不及待的頒發詔令滅狼,究其原因,則是他想要稱霸草原的決心。
在整個西部大草原上,坐落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部落和國家,月支國僅是不大不小的一個。
在國王看來,月支國發展壯大的最大阻礙,就是那遍布草原的狼群。它們襲擾牧民,偷走牛羊,使好不容易肥壯起來的牲畜喪命。使眾多的牧民蒙受損失,進而影響國家的富強。
“……所以,我想請二位進王宮,面見王上,游說他改變主意。”
藥老和和尚面面相覷,感覺這件事不太容易辦到。
這二人皆是佛修,藥老雖然活了千年,但他是以世間唯一一顆長生果續命的,修為一直停留在練氣期。和尚也有三百多歲了,元嬰期,且也是止步不前。
他們與狼王的交情,也足有兩百年。雖然看到襲擾牧民的狼,還是照殺不誤,但狼族的這些損失也都在預算范圍內,狼王并不會因此記恨他們,反而交情永固。
按照藥老的說法,狼群的數量一定控制在草原所承受的范圍之內。否則,草原狼群太多,一定引發第二規模的滅狼行動。
狼王就聽了藥老的,狼群的數量控制的很好,卻還是引發了此次滅狼行動。
草原上的狼群,都各自有各自地盤。單單月支國境內,就有大大小小幾百個狼群群落,這些狼群平時也會為搶地盤的事情發生爭斗。在內斗方面,流光這個狼王是聽之任之的,講的是誰贏了誰說話。
然而大規模的屠狼,這些月支國境內的狼群要么被屠殺,要么被趕往草原上其他狼群的領地。那么,進入其他狼群領地的狼只,定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爭斗。
這一點,連他這個狼王也沒辦法。狼族向來沒有收留弱者的慈悲心,但凡弱者,都是被驅逐的對象。
所以,剛才藥老說的,讓流光帶著他的狼子狼孫逃命,是十分不現實的。所以,此次滅狼行動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讓國王放棄滅狼。
否則,這次行動對狼族的打擊,一定是巨大的。
對普通人來說,求見國王一面不容易。但狼王面前這兩人一個是受凡人敬愛的丹藥師,一個備受尊崇的寺院佛修。若一起求見國王,還是有幾分把握能見到的。
藥老和和尚勉為其難的答應了流光的請求,流光把白芨托付給此二人,便趕回草原上,組織狼群抵抗即將到來的滅狼行動。
白芨并沒有執意跟著流光回草原,若能見國王,她跟在藥老與和尚身邊,更為有用。而且,千辰和陸離也告誡她,狼族的事情,讓狼王自己解決。
當下,白芨便將師尊生前所說言論,告知此二人。
萬物生則人生,萬物滅則人滅。
并且分析了草原狼存在的必要性。
那便是保護草場!
在草原上,除了牛羊吃草外,對草場破壞最大的,當屬野兔、田鼠等小動物。
狼群的存在可控制這些小生靈的數量,一旦狼群被滅,那么野兔田鼠等物泛濫成災,將會對草場造成極大的破壞。
過度毀壞,會使得草場難以恢復,使原本濕潤的土地變成沙子。
不知是否有人作梗,三人聯合署名的信,進入皇宮后便如石沉大海,了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