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
周延華一家人便挑著扁擔竹蘿到祠堂去了。
今年他家很幸運抽到了第一批簽。
畢竟整個周莊那么多戶人,總不可能部一起祭拜。
雖然宗族祠堂很大,但也需要分批次來。
村里總共有三個祠堂,只不過周莊一脈的只有一個共同的而已。
另外兩個是其他姓氏的宗祠。
一般像過年過節這種大規模的群體性祭拜活動,大家都是在祠堂門口就進行的了。
祠堂廣場是一片寬闊平整的大青石磚鋪砌而成的地面。
當然!
以前是沒有這玩意的。
只是后來周福發達了才牽頭修繕宗族祠堂。
那時每家每戶按人丁收錢,每個人五十,按照整個周莊的人口來算也有幾十萬了。
周福等有錢人自然出資更多。
現在的宗族祠堂很氣派,房子都是重新翻蓋的古風建筑。
反正聽家里說前前后后花了好幾百萬。
這倒不是很夸張,畢竟人家過千萬的祠堂都不在少數。
要知道祠堂里面的神臺之類的都大幾十萬了。
誰讓周福等人有錢呢!
可能幾百萬對人家來說就是小意思。
光宗耀祖!
這在炎黃子孫心里可是根深蒂固的執念,特別還是南方這種宗族觀念極為強盛的地方。
可能平日里大家也有鬧矛盾之類的,但是一牽扯到宗族大義那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團結。
…
“這…是你們的祠堂?”
陳娜第一次見到如此氣派的宗族祠堂。
站在這門口。
哪怕她這個外人都能油然而生一種震撼歸屬感。
六根朱紅色大柱子尤為顯眼,每根柱子上年都有一條金色的神龍盤旋。
中間那塊醒目的牌匾上面寫著“周氏宗祠”。
陳娜老家自然也有祠堂。
不過她們村子也就十幾戶人家,那祠堂就一間磚瓦房。
現在跟這里的周氏祠堂比起來那叫一個天一個地。
周莊不愧是沙鎮數一數二的大村子,想來也只有吳港那種有錢的大村莊才有可能在這方面勝過它。
“嗯~”
“其實里面更加氣派!”
“不過…娜姐你現在還不可以進去的,等以后老哥娶你回家了才行”
周延姍立馬出聲道。
雖然現在沒有古代那種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了,但是周莊的祠堂還是不允許外人隨意進入的。
除了本村的宗族人口之外,唯有新嫁娶的新添人口才可以進去。
由于每次過年時祭拜的人太多了,所以除了宗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或者身份地位高的成功人士能進去里面外,大多數人都是在外面而已。
…
祭拜儀式主要分三個步驟。
燃香點蠟燭擺放祭品后由長輩禱告祈福、折疊金銀等祭品和必要的跪拜流程、炮仗收尾。
第一步通常都是由長輩來進行,第二步基本上人人都要參與,第三步屬于祭拜儀式結束。
周延華小的時候還是要求三跪五拜的。
只是現在跟著時代的變化發展,很多年輕人可能沒有那么強烈的儀式觀念。
多數人選著不跪地彎身而拜!
雖然這樣沒有跪地叩頭來得有儀式感,但只要心誠就可以了。
要不然每批次幾百號人也不懂跪哪里。
…
神臺旁那兩支特大的蠟燭,直接能燃燒到元宵十五都不滅。
這玩意也挺貴的,幾千塊一對!
那整整齊齊的竹蘿擺滿整個祠堂門口,上面那雞鴨都是首面向祠堂門口方位。
三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