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援的敵軍至少有近萬人。這很符合大石人的特點,他們向來喜歡以壓倒性的人數優勢來贏得戰爭。
哪怕是平民間打架斗毆,對方不過個人,他們也會十分夸張的喊上幾百幾千同伙兒去打擊對方。
“兄弟們,撐住——”
“最后一戰,絕不后退——”
“都給我把箭射光了——”
“都給我把陌刀砍鈍了——”
“我大唐兒郎一口氣在,就是用牙咬,也要把這幫畜生咬死——”
霍云不斷鼓舞大家的戰意。
唐兵一方烏漆墨黑的,這是霍云故意所為。自己是防守,對方是進攻。他們要想進攻,自己會打火把的,也自然會暴露自己。
敵人甫一進攻,上的就是一個重甲方陣,大概二百人左右。
滑稽的是,他們根本看不清唐兵在哪兒。只能憑著唐兵的吶喊聲,大概判斷一個方位。
重甲方陣里,每三人中有一個打火把的,可火把能照亮的范圍十分有限,只是把自己的鐵甲照的明晃晃的,十分惹眼。
他們只能放慢速度,抹黑前進。
黑乎乎能看見狼牙劍道的懸崖了,就聽見這些重甲兵噗通噗通倒下去十幾個。
人穿著重甲,馬也穿著重甲,前排十幾匹馬栽倒下去,后排的也跟著壓上來。亂成一團,壓在下邊的不論馬還是人,當場口鼻噴血,死翹翹了。
原來在馬朔拒馬陣外圍,那些后備唐兵閑著也是閑著,還挖出老大一片的陷馬坑。
他這陷馬坑,不是那種能把整匹馬陷進去的大坑,就是比馬蹄子稍微大上兩圈兒,一尺半深。
馬蹄子一旦踩進去,一個趔趄,必然腿折。
密密麻麻,挖了足有兩千多個。
這些唐兵想的也很明白,這次阻擊戰,十死無生,死也要守在狼牙劍道口兒上,至于外圍的地形,可勁折騰,反正自己也沒想過會騎馬出去。
余下的重甲兵趕緊勒住馬匹,退后,后邊會有人來救那些倒地的馬匹和人,他們自己繞過另外一邊,繼續前進。
眨眼功夫兒,又有十幾匹馬陷了進去。
重甲兵的戰馬,都是百里挑一的好馬,士兵也是身強力壯的佼佼者。還沒看到唐兵在哪兒呢,自己先死傷三十多騎。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沙鼠的巢穴,現在終于明白過來,是唐兵挖下的陷坑。
余下的重甲兵勒住馬,停在原地。有幾個人開始朝身后叫喊。
霍云那邊聽得真真的,那些人請求暫停進攻,地上發現大量陷馬坑,必須及時排除。
對方的輕騎下馬,舉著火把過來排除陷坑。
他們用彎刀劃拉開地上的雜草,露出一個個黑乎乎的小洞,不是很深,用刀把洞口附近的沙土挖塌就能填上。
不過,那畢竟是兩千多個坑洞,又是在大晚上行動,再加上唐兵不斷的射擊。
敵人至少損失了三千多人,才徹底排除那些陷馬坑。雖然損失慘重,他們也只能這么做。不然,他們連唐兵的邊兒都摸不著。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還就近看到了的馬朔拒馬陣和后邊的盾陣。
霍云至少拿出一千條馬朔,來布置這個陣型。他總共帶了兩千人,也就是說其中一千人舍棄了馬朔,只剩下陌刀,橫刀和弓箭作為武器。
這些馬朔呈放射狀向外排開,入地很深,對敵人造成很大的心理震懾。
敵人試探性派出一小隊重騎兵,試圖用長矛把這些馬朔撥倒。他們騎在馬上,用長矛去撥打那些馬朔,根本不起作用,完全是徒勞的。
而且一旦靠近,還要小心唐兵丟過來的石塊——沒錯兒,霍云讓人把峽道那頭兒的敵兵丟過來的石塊,全都收集起來,運過來備用了。
唐兵用馬韁繩編成“投石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