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陰星這兩個星辰,一個代表了陽屬性力量,一個代表了陰屬性力量。陰陽屬性的力量配合在一起,其實就是生死的力量,也就是造化生機,寂滅空虛,代表了毀滅與創造。一個宇宙如果沒有這兩類星辰存在的話,那么這個宇宙絕絕對對是不完整的,甚至說這個宇宙都是非常難以誕生生命的,就算是誕生出了生命,也很難誕生出高等的生命。另外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星辰,他們也各自都代表著不同的法則力量,數不勝數,難以言說。
在李乾宸前世,乾元圣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進了《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劃分節氣。用立桿測影或者土圭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也就是日短日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二十四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每個節氣間隔時間十五天,計算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把冬至列為二十四節氣首位,始于冬至,終于大雪。后世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萬年前訂立的定氣法,也就是在李乾宸前世遠古時期所推演出來的“定氣法”,本質上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三百六十度圓周的黃道上。所謂的黃道,也就是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在黃道上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十五為一等份,以春分點為零度,當然了,在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