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勺,才好不容易把臉繃住現(xiàn)在他還在我前面,總有一天我會站在他前面。
六皇孫的加入,還是引起了一些大臣的注意,尤其是漢王與魏謙,就連方仕政,也暗暗打量了他好幾眼。
“啟稟皇上,臣有要事稟報,還請皇上早早定奪,刑部才能防患于未然。”
朱棣聽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奏呈,正有些昏昏欲睡,忽然聽到刑部左侍郎魏謙,說有要事等他定奪,不禁來了精神。刑部的要事,那就是要出事。
等朱棣將遞上來的折子看完,不禁火冒三丈,將折子拍在龍案上“魏謙!所奏之事是否屬實?!若有半句虛假,朕會要了你的項上人頭!”
魏謙忙跪下說“皇上,臣收到密報以后,也怕其中有誤會,又親自去調查,證據(jù)確鑿,絕無虛假。”
“提督東廠!你們都干什么去了?這么大的事,竟然是刑部先察覺到!”
東廠廠公黃儼嚇出一身冷汗,忙出列跪在魏謙身邊。朱棣一使狠勁,將奏折砸到了他的頭上,黃儼連打歪的帽子也不敢正,連忙將額頭磕在地上。
“還不看!”
黃儼這才拿起奏折一目十行的看起來魏謙啊魏謙,你也太狠了,這么大的事,你能不能和我先通通氣在上報?
原來,魏謙報的是,永平公主和她的兒子,富陽侯李茂芳,在去年五月的孟賢謀逆案中,竟然早就知情,欽天監(jiān)王射,就是被李茂芳鼓動的。
李茂芳一次酒后失言,曾透過一句半句,與他飲酒之人,是趙王的長史趙亨道,此人在任國子司業(yè)時,曾與魏謙交好,他也不知此話事大事小,悄悄告知了魏謙。
魏謙如何會放過這個拿人把柄的機會?立刻著人細查,終于查實此事。
今天,他就是要用這件事,為朱瞻培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
永平公主是朱棣的次女,去年結案時,朱高熾以趙王不知情為由,為朱高燧求情,把趙王從謀逆案中摘了出去。
若此時認定,一直與趙王同在北平的永平公主是同犯,那么,趙王朱高燧,甚至是為他求情的皇太子,都難辭其咎。
這不等于是把朕架在火上烤嗎?
魏謙,你好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