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布置。林龍楓看著花蕎詫異的眼光,笑道:
“這小子沒告訴你,他安排我做什么了吧?本來我挺不樂意的,你說我光明正大一個人,愣是要裝神弄鬼,扮成化太歲的道士。
后來,我看見他對自己更狠,把自己扮成個癱子,這口氣,我就算忍了?!?
映雪和花蕎都掩著嘴笑起來。
呼延錦反駁道:“哪有這么不堪?你的太歲錦囊多少銀錢一個,你怎么不告訴她們?”
原來,化太歲不過是個偽裝,林龍楓接的可是有冤難訴、有仇難報的生意。真找到這里來,愿意用錢解決問題的,多是官府的路已經走不通了,才鋌而走險。
林龍楓也不是什么銀錢都接,為虎作倀、傷天害理的,就是給錢,他也不做。
這才開張不久,就開始有生意上門。
他一看,巧了,這不和呼延錦剛扔進大理寺的案子有關嗎?這才寫信把他找來。
原來,北直隸有位鹽運司副使叫鄒崇發(fā),這個人從永樂朝開始,就在鹽運司任職,一直做到現(xiàn)在這個副使。
他原不是漢王的人,后來屁股上的屎多了,需要找個靠山,正好和漢王一拍即合。漕河兩端各有南北通州,鄒崇發(fā)則是南北通吃。
有了漢王加入,鄒崇發(fā)就不再是小打小鬧,開始成系統(tǒng)的運作。
賄賂官員少報重量、行業(yè)壟斷拉大差價,食鹽本是大明朝廷壟斷,變成了他鄒崇發(fā)一手遮天。朝廷收到的數(shù),都不到他的一半。
這個蛀蟲不是沒人知道,只不過中間關系錯綜復雜,誰也不知道中間牽涉幾人,誰敢挖?
宣德帝登基不久,根基不穩(wěn),按說不應該從鄒崇發(fā)身上下手,但他欺負呼延錦未來媳婦,呼延錦毫不猶豫給他動了鍬。
徐之錦得了案宗,與寺正馮云成兩人,馬不停蹄的核實材料,整理出來的案宗,比呼延錦拿來時多出來一倍。
他們有了最接近的總數(shù),這才算出來,漢王拿了全部造假貪污款的七成。
漢王得利,呼延錦知道,可不知道,他竟然拿了那么多。
之前還有兩個因為鹽運之事,或被殺人滅口,或被推去頂罪而喪命的小吏,呼延錦讓人替他們寫了訴狀,一起告到順天府。
他還在京城嗑瓜子百姓中造了勢,朱瞻基想摁也摁不住,只有老實接招。
可幾個回合下來,到了漢王這一塊,朱瞻基不好動了。漢王反倒從中得到鼓舞,朝堂上的威望更高。
這可不是呼延錦想要的。
他正在想,如何在漢王這一頭讓他栽個跟斗,林龍楓的信就到了。
呼延錦就帶著花蕎上通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