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馥郁金香,樂安州與宋莊的并沒什么不同。
呼延錦只希望,這是最后一次松開她的手。
“家主,漢王本想拉攏趙王為他搖旗吶喊,可從他看回信的反應來看,并未能如他所愿。”
李赫不僅拉攏了漢王的人,還意外遇到了原來在督察院時的同僚,御史李俊。
李俊是山東人,此次回家奔喪,兩人見了幾次面,聊得還算投機。
“漢王的反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若是又草草了事,他還會再來第四次。我們只有逼漢王起兵,逼皇上發(fā)兵,兩軍對壘,皇上才有理由收監(jiān)他。”
呼延錦的目的很明確。
“今晚我要進府去會一會他。”
“行。漢王早就聽說您從祭臺上、城墻上救人的事,還派人到京師去找您。他說,您和皇上作對,就是他要拉攏的目標。”
李赫曾試探過漢王,他覺得,漢王正像家主說的那樣,并非有勇無謀,只不過陷在太宗皇帝,曾口頭許下的諾言里,不肯面對現(xiàn)實罷了。
呼延錦這次進王府,明顯輕松得多,漢王看他出現(xiàn)在書房門口,還特意迎了出來,他笑道:
“本王盼閣下久矣!”
“哦?漢王找本尊有事?”
“非也。本王怕你在京中有麻煩,愿出手相助。本王雖身在樂安,京中還是有不少舊識,能助閣下一臂之力。”
呼延錦哈哈大笑道:“本尊自己的事,喜歡自己解決。不過,既然殿下有心,本尊下次必然求助于殿下。”
漢王也很高興,這就等于說,銀面郎君愿意領自己的情。
這是他們合作的第一步。
“漢王最近有行動嗎?聽說您把十里八鄉(xiāng)的馬,都收購了個干凈。不過,其中有八戶,本來就是為殿下養(yǎng)軍馬的,拿回來也是應當。”
漢王笑道:“看來,沒什么事可以瞞過閣下的眼睛。本王只是閑來無事,拉回來讓軍營里的士兵賽賽馬,并無他意。”
“漢王殿下英武非凡,太宗皇上不止一次的夸過您,這在大明,朝野皆知。讓您偏安一隅,確實是強龍陷在深井里,讓人遺憾啊。”
呼延錦理了理身上那件夜行掩護用的披風,正色道:
“既然殿下只是閑來活動活動筋骨,是本尊誤會殿下尚有雄才大略......本尊告辭。”
漢王急忙拉住他道:“閣下留步。依閣下看,本王是否能贏?”
“贏不了。”呼延錦搖頭道。
漢王臉色一變,追問道:“為何不能贏?”
“皇上的明軍有多少?僅是京軍一支,以殿下區(qū)區(qū)八千兵力,也打不贏。皇上就算不動,也能輕易化解您的攻擊。”呼延錦篤定的說。
漢王不禁有些動容,他手下也有幾員家將,可他們只會說“誓死效忠”,并沒有太多贏的方法。
他不禁有些激動,差點想上前拉住呼延錦的手。
“那......閣下有何高見?”
呼延錦露在面具外的嘴微微一笑,雙手抱在胸前,漫不經(jīng)心的問道:“本尊一不求官、二不求財,殫精竭慮幫殿下,對本尊有什么好處?”
漢王差點沒笑出聲來:有求的人,才會真的出力。他連忙說:
“您想得到什么好處?待本王坐上那張寶座,還有什么拿不出來的?”
呼延錦點點頭道:“本尊記住了,待想好要什么,再向殿下提。殿下只記住,以少勝多只靠一個‘巧’字。
您京城的相好里面,無一是三品以上大員,離皇上太遙遠,您好好想想,武將之中,誰才是一呼百應之人?”
“你是說......張獻?”
“不錯,英國公深得皇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