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名,華雄!
華雄有兩個版,分別是《三國志》以及《三國演義》。
兩個版本可以說是除了承認華雄為董卓麾下外,其余基本完全不同,三國志中記載華雄于公元191年在陽人孫堅追擊董卓之時,死于孫堅之手,而演義中羅貫中先生對這一段進行了新的創作。
公元190年,華雄死于汜水關前關羽之手,同時“溫酒斬華雄”這一經典亦是流傳至今。
我們仍舊是拋開三國志不談,只講演義。
演義中曹操曾說,華雄乃是董卓麾下第四員猛將,第一是呂布,第二是李傕,第三是郭汜,第四才是華雄。
但思念認為,華雄的武力值在當時的董卓集團中,第二當之無愧。
上一回我們分析過潘鳳以及俞涉兩人,兩人均是上將軍之列,卻被華雄一回合陣斬,此一點便不難看出華雄有著不弱的武力,反觀李傕郭汜則不然,李郭二人在演義中記載出場率寥寥可數。
分別是在賈詡的煽動下,率軍兵圍長安逼死王允,殺退呂布,雖殺退呂布但當時李郭二人手握十萬大軍,長安則僅有呂布的八千西涼鐵騎,所以此番并不能說明李郭二人武力如何。
第二次出場則是李郭芒碭山追擊劉協,遭到曹操剿滅。
此處有一個題外話,李郭二人麾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徐晃,正是有了他們追擊劉協,芒碭山之戰曹操方才收服了徐晃,成為自己的五子良將之一。
所以綜上所述,思念個人認為,華雄的武力值實際上是高于李郭二人,只可惜遇到了被神化的關羽,成為了關羽揚名的墊腳石,縱觀整個東漢末年到三國期間,華雄的武力值當之無愧為前二十人之一。
···
···
第五名,邢道榮!
邢道榮,歷史上并無此人,《三國演義》中杜撰而出,零陵太守劉度麾下上將軍,死于趙云槍下。
“父親放心,劉備雖有張飛、趙云之勇,我本州上將邢道榮,力敵萬人,可以抵對。”劉賢看向父親劉度道。
“哼!屠豬賣酒之輩,織席販履之徒,末將這就去將他們擒來獻于太守!”邢道榮出列抱拳應道。
相信這一段對話,看過演義的大大們應該都有所印象,而邢道榮沖入諸葛亮陣法后不敵趙云張飛被擒,之后更是轉瞬之間將劉度賣了數次,回到零陵后又夸下海口聲稱諸葛亮已然中了自己的計中計,這一段的描繪更是給殺伐不斷的三國演義增添了不少聲色。
思念認為,邢道榮武力應與潘鳳俞涉伯仲之間,但其頭腦卻比前者二人高出不少,如此比較的話,邢道榮應更勝于潘鳳與俞涉。
···
···
第六名,胡車兒!
相信胡車兒各位大大絕對不會陌生,正是此人將曹操的大將,也是三國時期戰力排行前五的典韋誅殺。
胡車兒,歷史上確有其人。
東漢末年武將,初從張繡,為其心腹猛將,其本人更是勇冠三軍,與賈詡交情甚佳,宛城大戰后,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投降曹操,曹操愛胡車兒之驍勇,欲收為己用。
后因曹操私納張繡亡叔張濟的遺孀鄒氏,張繡深感其辱,欲殺曹操,與賈詡胡車兒商議后決心反曹。
《三國演義》更是描寫胡車兒“力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等等語句。
可與典韋一戰時,卻是寫到胡車兒灌醉典韋,盜取典韋雙鐵戟,之后典韋與士兵拼得精疲力盡之后以暗器取其性命。
許是典韋太過于強大,所以即便強者如胡車兒這般也需如此。
但思念認為胡車兒力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這一描寫有些言過其辭,首先典韋赤手空拳加上精疲力盡,相信就算沒有胡車兒,放任典韋繼續下去恐怕也會油盡燈枯而死,其次,對胡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