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的時間開始變得規律以后,華楓開始思考起平行宇宙對這次“末日浩劫的”的意義。
平行宇宙(arallel universes)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間、時間、物質、能量以及描述它們的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數。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
在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于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
有學者描述平行宇宙時用了這樣的比喻,它們可能處于同一空間體系,但時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條鐵路線上疾馳的先后兩列火車;它們有可能處于同一時間體系,但空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時行駛在立交橋上下兩層通道中的小汽車。
平行宇宙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在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們的宇宙以相同的條件誕生的宇宙,還有可能存在著和人類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歷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著跟人類完相同的人。同時,在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發展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宇宙中已經滅絕的物種在另一個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斷進化,生生不息。
相互平行的兩個宇宙,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謂“井水不犯河水”。雖然有時通過一些偶然的事件,兩個宇宙能相互感知對方的存在;但一般而言,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有學者描述平行宇宙時用了這樣的比喻,它們可能處于同一空間體系,但時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條鐵路線上疾馳的先后兩列火車;它們有可能處于同一時間體系,但空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時行駛在立交橋上下兩層通道中的小汽車。
平行宇宙的概念,最初并不是因為時間旅行悖論提出來的,它是來自量子力學,因為量子力學有一個不確定性,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
哥本哈根解釋
從20世紀20年代起,許多物理學家都為量子力學提出了不同的“詮釋”,目的是為測量問題一個可靠的解釋,并能讓人們理解波函數的坍縮。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的狀態用波函數(avenn)來描述。當微觀粒子處于某一狀態時,它的力學量(如坐標、動量、角動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確定的數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個可能值以一定的概率出現(宏觀物體處于某一狀態時,它的力學量具有確定的數值)。也就是說,微觀粒子的運動具有不確定性和概率性。波函數就能描述微觀粒子在空間分布的概率。
物理學中著名的“單電子雙縫干涉”實驗正是微觀粒子運動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的體現。在這個實驗中,單電子通過雙縫后竟然發生了干涉。
在經典力學看來,電子在同一時刻只能通過一條縫,它不可能同時通過兩條縫并發生干涉;而根據量子力學,電子的運動狀態是以波函數形式存在,電子有可能在同一時刻既通過這條狹縫,又通過那條狹縫,并發生干涉。
但是,當科學家試圖通過儀器測定電子究竟通過了哪條縫時,永遠只會在其中的一處發現電子。兩個儀器也不會同時偵測到電子,電子每次只能通過一條狹縫。
這看起來好像是測量者的觀測行為改變了電子的運動狀態,這種反常的現象又作何解釋呢,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著名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