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形狀的變化也極大從近正圓到高離心率不等。另外,有的軌道方向和木星的自轉方向相反(逆行)。公轉周期也介乎7個小時(比木星自轉周期還短)到長達3年左右。
1610年,木星的伽利略衛星發現后不久便由西門·馬里烏斯命名為艾奧(木衛一)、歐羅巴(木衛二)、加尼未(木衛三)和卡利斯托(木衛四)。
20世紀之前,這些名稱并不受歡迎,取而代之的為“木衛一”、“木衛二”,或“木星的第一顆衛星”等諸如此類的稱號。這些名稱要到20世紀才被廣泛使用,而其余新發現的衛星則仍待命名,并稱以其羅馬數字編號v()。
1892年發現的木衛五,被法國天文學家佛林馬利安首度稱為阿曼爾提亞,非官方,但很流行。
1970年代,天文文學都直接使用衛星的羅馬數字編號。
197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為木衛五至十三起名,并為日后發現的衛星正式的命名程序。規則是新發現衛星的名稱須為神祇朱庇特(宙斯)的愛人和喜歡的人。
2004年,命名規則擴大到以上人物的后代。木衛三十四之后的衛星都以朱庇特或宙斯的女兒命名。
有些小行星和木星衛星有相同的名稱小行星9、小行星38、小行星52、小行星85、小行星113和小行星239。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兩顆小行星(小行星1036和小行星204)永久改名以避免沖突。
其實木衛三是中國戰國時代的天文學家甘德發現的,他著有《歲星經》和《天文星占》兩書,可惜均已失傳。唐朝天文學家瞿曇悉達編著的《開元占經》第二十三卷中有這樣的記載“甘氏曰單閼之歲,攝提格在卯,歲星在子,與須女、虛、危晨出夕入,其狀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側,是謂同盟”。
甘德早在公元前346年發現了木衛三,比伽利略早了將近2000年。
木星的13個衛星分成三群。其中最靠近木星的一群──木衛五和四個伽利略衛星的軌道偏心率都非常小(≦001)﹐軌道面和木星赤道面的交角也都很小(≦05)﹐就是說﹐它們都在木星的赤道面上沿圓形軌道運動﹐這些衛星的軌道面與木星的軌道面的交角大約為2°~4°﹐順行﹐是規則衛星。
其余的衛星都是不規則衛星﹐但又可分為兩群。離木星稍遠的一群衛星──木衛十三﹑木衛六﹑木衛十﹑木衛七的軌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為24°~29°﹐順行﹐軌道偏心率為013~021。離木星最遠的一群──木衛十二﹑木衛十一﹑木衛八﹑木衛九的軌道偏心率相當大(017~038)﹐它們的軌道面與木星赤道面的交角為°﹐它們都是逆行衛星。有人認為它們可能是被木星俘獲的小行星。
木星的衛星在運行中會發生下列現象﹕木星在太陽照射下﹐背太陽方向有一影錐﹐當木星衛星進入影錐時﹐衛星無法反射太陽光﹐變得不可見了﹐稱為木衛蝕。當木星的衛星進入木星圓面的后面﹐我們從地球上觀測木星衛星的視線便被木星擋住﹐稱為木衛掩。
木星的衛星通過木星圓面的前面﹐從地球看去在木星視圓面上投下一個圓形斑點﹐稱為木衛凌木。當木星某一衛星的影子投在木星視圓面上而它本身又不在木星視圓面上時﹐稱為木衛影凌木。從地球上看去﹐當木星的一個衛星擋住另一個時﹐稱為木衛互掩﹔當一個木衛進入另一木衛的影錐時﹐稱為木衛互蝕。
木星的4顆較大衛星,即伽利略衛星,從內向外排列依次為木衛一(io)、木衛二(eu
na
n),它們與木星一起組成了一個小型的“太陽系”。伽利略衛星環繞木星的運動一直受到天文學家的關注。人們通過不斷的觀測可以改進這些衛星的軌道模型,從而對木星及其周圍的空間環境的深入探測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