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極力拉攏這些人,讓他們加大鹽商的工銀,就算不增大,也得一如既往。”
“有了這些人和鎮江營兵,公公再換鹽商,鹽商沒有了鹽票,等人心一穩,公公再宣布,所有鹽引作廢,讓鹽法道按鹽票實施。沒有了下面的支持,整倒一部分大鹽商就很容易。”
“這其中有很多要注意的,鹽商不能部清理,得留下一兩個上道的、老實的、聽話的,穩定人心,否則新上來的也惴惴不安了,此事不宜快,只宜穩……”
賈琮深入分析地說了好幾條,劉知遠如獲至寶,急忙叫胖瘦兩個太監記下來。
即便坑鹽商和鹽法道的錢,是賈琮出的卑鄙無恥的點子,吃人不吐骨頭,還讓他被天怒人怨,但是劉知遠沒有遷怒于賈琮。
這不難理解,第一他們平時互相尊重,有時候太監的友誼比文人之間更好,文人那嘴臉是又虛偽又丑陋,太監不同,只要尊重他們,位子夠了,比較容易結交。
第二則是劉知遠的心里,給皇上辦事、收錢才是第一位,其他什么民生、河道,通通要靠后面的,劉知遠臨行前躬腰道“山海兄放心,河道的錢,咱家是不會耽誤的。”
賈琮卻不拿他當好朋友,相反,很反感這個禍害,等他們一走,招手叫孫福進來,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地耳語一遍。
……
且說劉知遠躲躲藏藏地乘轎走,好久也未出瓜洲,等到西北路口之時,但見一伙民眾,黑壓壓的約莫幾百人,為首的是幾個青行的人,分散在境內的小河船上。
剛過來幾步,雞蛋、白菜、石頭,就紛紛往他們身上招呼,憤怒的民眾遍布此地,驚天動地。
劉知遠嚇得魂飛魄散,所幸護衛守住,也沒人敢真殺他,臨了,青行的人逃跑的時候,紛紛高喊“討巡鹽御史大人領賞去!”
“討鹽法道大人領賞去!”
“走哇!走哇!”
劉知遠氣得渾身顫抖,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三尸暴跳“賈斯文!閻銘!咱家與你們不共戴天!你們等著!”
暴跳如雷之下,又踢隨從們去追,一定要殺雞儆猴。
此事不出幾日,瘋傳大江南北,賈斯文不知道,他想挑撥離間,賈琮的火卻添得更旺,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劉知遠寧愿相信是他們干的,也不相信是賈琮干的,打死也不信。
劉知遠也不知道,這事真是賈琮干的。
與此同時,江南百姓都擔憂劉知遠要來,個個痛罵,相反的是,在劉知遠的襯托和對比之下,賈琮頓時顯得高大上起來,愛民如子!親自出錢治河!執法嚴厲!這才是好官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