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聰明的人,且在江南的時候,也不是不出門,不然不會“為權(quán)勢所不容”,加上跟著賈琮,謄錄查看各地衙門的案卷,又博覽群書,眼下的私錢,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前明有一本《江湖歷覽杜騙新書》,就是教人怎么分辨私錢的。私錢一般成色不足,鐵、鉛、錫摻雜得多,銅份很少,而且,鑄錢的方法名目繁多,民間很多人,根本分辨不出來。”妙玉放低的聲音中夾雜一絲冷笑“這個人是總兵官,他要秘密鑄造私錢,也實在容易得很。”
“不錯。”賈琮點點頭“關(guān)鍵是銅貴銀賤,一兩銀子才能買到六百銅錢,不少富人們,大量收購銅器打造銅錢,這里面就有兩倍的賺頭,再減少銅的成分,就是暴利了,這才叫為富不仁啊。”
《明思宗實錄》就記載了銅貴銀賤,包括明朝文人好心編撰了《江湖歷覽杜騙新書》,但是呢,好多平民,他們并不能分辨出來,這里面學(xué)問很深。
官方鑄錢與私錢共同流通,不管封建社會的哪個時期,大多都存在,老百姓吃虧就在得了私錢之后,再拿去買東西或者交稅,胥吏和商家就不認(rèn)銅份低的錢,如此一來,這些平民辛苦勞作幾年的血汗,就是一堆破銅爛鐵。
舉個例子,江南養(yǎng)蠶種桑的民戶,得把生絲轉(zhuǎn)給牙行賣才放心,如果這個過程中,牙行濫用低廉的私錢,那么,這個民戶在交稅的時候,就只有破產(chǎn)和死亡。
而鑄造私錢的人,有很多就是胥吏、官兵,或者和官兵有關(guān)系的人,鑄造私錢的地方,很秘密,“雍樂通寶”四個字,他們也能加上,和現(xiàn)代的假錢一個道理。
妙玉在想,賈琮會不會管呢?
雖然賈琮很壞,但是在妙玉看來,賈琮壞得有底線,至少他不會傷害無辜平民。
而這個時候,劉挺臉色大變之后,又難看起來,正因為私錢,他才不能換會票,開會票的人,哪能看不出來?
即使賈琮管不到他,但是如果在奏折中稍稍來一點檢舉和擦邊,他不就危險了?
軍區(qū)司令很牛,但也怕這個御史呀。
御史他娘就是分分鐘能把侯伯拉下馬的人,可怕。
“人人都說江南好,本官看也不盡然嘛,這大霧彌漫,可耽誤了我好幾天的行程,哎呀,劉總兵,霧太大,我都不怎么看得清你了……”
劉挺心下一松,看來送點銀子,就能解決了。
畢竟,文官愛財,武官怕死,才不負(fù)盛世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