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賈瑞就給妙玉和慧園師太算賬。
什么投資、成本、利潤、人工、場地、庫存、消耗、周轉等等,一大堆新名詞,聽得兩人迷迷糊糊,不明覺厲。
至于這些新名詞從哪里來的,兩人也沒問。
其實問了也不怕,賈瑞早就準備好了,往文昌星君身上一推就完事兒。
反正她們也不能到天上去驗證。
最后得出的利潤,是每天十二兩銀子。雙方五五分成,各自得六兩銀子,一年一千八百兩銀子左右。
實際上,利潤水平可能更高一些,但是賈瑞怕她們懷疑,所以故意往少了說一些。
這個收入雖然是多是少,但是要看對誰而言。
目前的物價水平,四、五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費用是二十兩銀子左右,一千八百兩銀子,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從制作饅頭這個生意來說,能有這收入,已經是一個大型饅頭廠。
但是對妙玉這個小富婆來說,一千八百兩銀子,還真的未必看在眼里。
好在她只為歷練,錢少一點兒似乎也不是大問題。
算完賬,妙玉就帶著賈瑞到水月寺外面去看場地。
“這些房屋都是,一共三十二間房子。若是不夠,我可以出錢再蓋一些。”
到底是小富婆,說話就是沖。
“不用,足夠了。”
賈瑞就開始一一查看房屋,在心里進行規劃。
“這個房間可以作為庫房,用來堆放白面。”
“這個房間可以作為操作間,東邊靠墻部分可以發面肥。”
“什么叫做操作間?”
妙玉不懂。
“就是加工,哦,就是做饅頭的地方。”
算了,別跟她說那么詳細。說多了她也不懂。
看完房子之后,就去查看水井。
水源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和面、蒸饅頭、工人生活、衛生清理,都需要用水。
用水量不僅大,水質也必須好。
水井還不錯,能夠滿足需求。只是需要從井里往外面提水。
在沒有自來水和潛水泵的情況下,這也是唯一的辦法。
房子雖然是現成的,但是需要改造的地方不少。
主要就是衛生設施的問題。
門窗、棚頂、墻壁、地面等都得重新裝修,即使達不到前世那樣嚴格的衛生標準,也得差不多。
現在月沒有水泥和瓷磚地面,都是土地面。做饅頭的地方水也多,地面上泥濘,一走都是稀泥,這饅頭還怎么吃?
最起碼得鋪上紅磚、青磚、或者石板。
現在已經是冬天,還得考慮取暖的問題。
除了工人干活需要取暖之外,發面也需要合適的溫度。
溫度太低,面也不愿意發酵,耽誤生產。
賈瑞盡管不想說,但是不少事情還是得說。
“你就說需要我出多少銀子吧,這么多事情,我也記不住。啰嗦死了。”
妙玉不耐煩了。
“一千二百兩銀子,剩下的就用作流動資金。”
“什么叫流動資金?”
唉,什么也不懂,這可咋整啊。
“就是用來買面粉、木柴、和給工匠們發的工錢。”
“還用發工錢么?”
真是封建地主階級,剝削階級的本色,你以為都是你家奴才,人家白給你干活啊。
“自然要給工錢啊,不然人家白給你干活兒?”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說去口馬市上買一些人回來。”
一開口就買,你是人販子啊。
“買了不合算,將來若是不做這個生意,留著那么多人有何用處?”
“再賣掉不就行了么。”
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