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漲工錢。”
供吃供住,兩口子一年至少能賺二十多兩銀子。這太合算了。
“老爺,我們干了。”
“好,你們回去收拾一下東西,我再招四家,湊夠十個(gè)人就走,也不遠(yuǎn),就在城外水月寺那里。”
賈瑞之所以專門找一家一家的,自有他的算計(jì)。
男的可以干挑水、劈柴、和面、送貨這些重活兒。
女的雖然干重活兒差一些,也不方便外出,但是揉制饅頭,燒火這些活兒,完能夠勝任。
農(nóng)民都比較戀鄉(xiāng),手里有倆錢兒,就惦記著回家蓋房子置地,惦記孩子和孩子他媽,工作不穩(wěn)定。
一家人都在一起,就能有效地避免這一點(diǎn)兒,有利于長(zhǎng)期在這里干下去,過年過節(jié)都不耽擱。
很快就招夠了十個(gè)人,五男五女,外加十一個(gè)孩子,最大的十三歲,在這個(gè)時(shí)代也是半個(gè)勞動(dòng)力了。最小的四歲,是個(gè)扎著墜馬髻的小丫頭,天真活潑。
賈瑞雇了一輛牛車,拉著這五家人的破破爛爛,浩浩蕩蕩地朝水月寺奔去。
到了地方,賈瑞就去查看工匠們的工程情況。王三則給各家安排住處。
這里原來是水月寺香火旺盛的時(shí)候,用來招待外來居士和香客的地方,火炕、鍋灶都有。
原本還有炕席,后來疏于看管,炕席都被附近百姓給偷走了,昨天王三新買了炕席,已經(jīng)換上。
每家兩間房子,一間住人,一間廚房。
餐具也是昨天新買的,干柴和大柴外面就有,自己拿回來就能燒火。
至于吃飯,就做大鍋飯,一飯一菜,各家都是一樣的。在一起做好了之后,打回家里各吃各的。
能吃能住,就有了過日子的樣子。
安頓的差不多,王三就開始給各人分工,男的就出去清掃院子,劈柴挑水,女的做飯收拾屋子。
賈瑞雖然沒插手,但也暗中觀察王三。
見他安排的還算有條理,也就不再去管他,任憑王三做主。
見這邊來了人,妙玉過來。
見這些人衣衫破爛,帶來的行李又臟又破,皺著眉頭找到賈瑞。
“你從哪里招來的這些人?簡(jiǎn)直就是要飯花子么。”
“哪里就是花子了,是從流民營招來的。”
“流民營?跟要飯花子又有何區(qū)別?你看看他們那衣衫行李,哪像個(gè)樣子。”
“我說大小姐,他們?nèi)羰窍竽阋粯佑绣X,還能到這里來么?不也成天拿著成窯杯子喝茶,一邊淺斟慢飲,一邊吟詩作畫?”
“哼,你總是有理。”
“你若是看不順眼,我倒是有個(gè)辦法。”
“什么辦法?”
“你們那寺院里面,不是有很多被褥閑著不用么?放的久了,蟲子咬,耗子嗑的,用不了幾年就爛了。何不拿出來給他們,既避免了腐爛破敗,又救人于水火,做了功德。”
“還有那施主們捐贈(zèng)的衣服鞋襪,一堆一堆的,你們也不穿。我佛慈悲,何不成了他們?”
“對(duì)啊,我這就帶他們拿去,你怎么不早說?”
怎么又怪上我了呢,現(xiàn)在說還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