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雙筷子的事情。”
“我們已經核計好了,就在你這里住下,我覺得這里就很不錯,清凈,正適合備考。”
胡杏山說道。
“一會兒我們就去客棧,把行李搬來。如此叨擾,甚為抱歉。”
馬福山說道。
“馬兄這是什么話,你這解元能住在這里,也是我的榮幸嘛。陳先生九十八歲,如同人瑞。能到這里,也是吉象,我求之不得呢。”
九十八歲?
陳文祥略微愣了一下,才意識到說的是自己,隨即哈哈大笑。
“能給天祥帶來點兒好運氣,也是我的榮幸啊。”
幾個人進屋,晴雯倒了茶,就去找柳嫂子給三人安排住處和伙食。
聊了一伙兒,馬福山帶著王三,趕著馬車到客棧給三人取行李,順便到城里買酒買菜。
陳文祥到饅頭作坊和水月寺去轉悠,留下胡杏山跟賈瑞聊天。
“這是賈蕓給你的信,叫我順便帶給你的。”
留在望江縣船廠的賈蕓,過年也沒回來,就叫胡杏山給帶了封信來。
賈蕓的信,主要就是匯報船廠那邊的情況。
首先是造船的進展情況。
目前造船工程已經開始,龍骨已經鋪設完畢。已經招聘了一百二十名工匠,正在馮明路的帶領下,加緊趕工。
招募船工水手的事情,也正著手進行。
聽說了船廠這里開始造大船,已經有兩個人前來洽談買船事宜,每人定做一艘大船。
賈蕓和賈琣兄弟進行的另一項工作,就是復墾賈家衛撂荒的土地。
目前已經招募了三十名流人,開始開地。
“賈蕓叫我轉告你,當初你雖然沒讓他復墾那些撂荒地,但是他和賈琣覺得,流民花不了幾個錢,復墾之后又能打糧供應船廠,所以他們就私下訂了下來。”
“當時他們曾經找過我核計,我也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就支持他們。”
“如今各地時常遭災,常常缺糧,糧價不斷上漲。若是自己地里打糧,也省得到外面去買。手中有糧,心里不慌,我覺得他們這么是對的。”
“胡兄言之有理,你們做的不錯。原本我也打算復墾那些土地,只是沒有人手。如今能招募到人手,自然可以著手此事。”
“人手其實到處都有,如今到處都是流民,尤其是西北各地,流民更多。”
“流民作亂,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官軍已經疲于奔命。這天下怕是難以太平。過上幾年,便是這科舉,也不知道以后是否能正常舉行。”
“所以我們今年才要下科場啊。若是真的天下大亂,一時之間難以平定,怕是想考都沒有機會嘍。”
“真的天下大亂,怕是考上也沒有什么用處呢。”
那可不一定,要看對誰而言。
對你們沒用,對我可有用處。
會試、殿試通過,名列三甲,一個進士招牌,含金量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