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開路的儀仗隊就糾纏在一起。
尤其是平級的官員,誰也不甘示弱,互不相讓,有的時候甚至打了起來。
現在這樣,就不存在搶道的問題。遇上放行的時候,就直接通過。
遇上禁行的時候,就等一會兒,誰先來誰先通過。
“確實不錯,走的順暢。你們早就該如此。對了,剛才在大明門的時候,那里一片混亂。”
“我的儀仗跟和親王的儀仗撞到一塊兒,差點兒打了起來。若不是我跟和親王出來制止,雙方就傷了和氣。”
次輔趙巖松說道。
“徐大人,都是你們兵馬司屬下,那里跟這里怎么會有如此差別?”
“次輔大人,這個還需要些時日。這里也是剛剛實驗,卑職打算在這里實驗成功,在推廣到別處去。大明門那里,乃至于別的交通要道,今后都會照這里這樣辦理。”
“嗯,不錯,徐大人上任,果然有些動靜。我看這樣就很好,不妨在別處加快推進。對了,你是怎么想到這一招的?”
怎么想的?這也不是我想的啊。
“這個還是東城署理指揮使賈瑞的主意。他是今年的新科進士,說起來還是二位大人的門生呢。”
魏德林和趙巖松都是今年會試的考官,從名義和傳統上來說,賈瑞也確實是兩人的門生。
“哦?賈瑞?這個名字似乎在哪里聽說過。”
魏德林若有所思道。
“他是賈府的族人,賢德妃的親戚,死了七天又活過來那個。”
“哦,想起來了,號稱文昌星君弟子的那個,文昌星君句讀法,還有寫了《木蘭詞》那個人,是否是他?”
“正是此人。我見他頗有才干,就從吏部那里把他要來,如今果然沒讓我失望。他就在那里,兩位大人若是有興趣,就把他叫來,叫他說說交通整頓的事情。”
“叫他過來,我倒是想聽聽他到底怎么說。”
很快,馬尚德跑過去,把賈瑞叫了過來。
見禮之后,賈瑞就開始介紹情況。
具體的措施,人們都能看見,簡單說一下就行,也不用太啰嗦。
但是跟內閣首輔和次輔這樣的大人物說話,就要有些高度。
最好能有理論依據。
“嘿嘿,大人,說來有些慚愧。這個想法,卑職還是偷來的。”
偷來的?
眾人有些不解。
“哦?你倒是說說,從哪里偷來的?”
魏德林立刻有了興趣。
見賈瑞這個說法新穎,眾人也都想知道其中的奧秘。
“所謂仁義禮智信,這個辦法,其實就源于一個“禮”字。”
“‘禮’字之后,就是一個‘讓’字。禮讓,就是真髓。”
“等一下,讓別人先走,就是與人方便。然后別人禮讓,讓自己先走,就是自己方便。”
“若是誰都不禮讓,都想搶先,就勢必混亂,欲速則不達。別人不方便,自己也不方便。”
“說是我的創意,其實是夸大其詞。我還是從圣人的教導那里偷來的創意。”
哈哈哈……,魏德林和趙巖松開心地笑了起來。
“不算偷,不算偷。圣賢書就該這樣讀,圣人教化萬民,正該如此嘛。”
趙巖松的眼光里,滿是欣賞。
“不錯,新科進士,看來我倆讓你中第,還是對的,沒給我倆丟臉。”
魏德林心里就有些得意。
我的門生嘛,自然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