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一邊講解,求出了體積。
“水的比重是1。此時就能換算水的第一次斤數。”
之所以有“第一次斤數”這個說法,是因為現在的斤,是一斤十六兩,不是他前世的一斤十兩。中間還要經過換算,最后得出現在的斤數。
“這一罐水,是十二斤六兩,上下不差一兩。”
姑娘們互相看看,將信將疑。
“金環,你把秤找來。稱一下就知道算的對不對。”
金環很快拿來了稱,連水帶罐子先稱,然后把水倒出去稱罐子。
前面的斤數,減去罐子的斤數,就是水的斤數。
幾個人一算,齊齊驚訝。
“真是十二斤六兩啊,老爺簡直神了。”
晴雯看著賈瑞的目光,就有些崇拜和自豪。
“還真的如此啊,瑞大哥,你再教我們一邊,剛才沒全記住。”
黛玉立刻興致盎然。
“對,再教一遍,不,兩遍,不,教會了為止。”
妙玉也是個好學的,學會了這個,以后見到別人,就顯得自己高人一頭。
賈瑞見激起了她們的興趣,自然欣然同意。
“紫鵑,你去叫王榮他們回去吧,告訴府里一聲。林姑娘這兩天就住在這里學習。”
妙玉想得挺周到的。
“小姐……。”
“就這么告訴他吧,叫他稟告老祖宗一聲,不用惦記我。”
黛玉發話,紫鵑才出去安排了。
國子監里的監生,除了大德帝國的學生之外,還有來自于大德的藩屬國和周邊一些國家的學生。
比如琉球,暹羅、占城、新羅、耽羅、東瀛等等。學生加上先生和雜役,一共一萬多人。
這些人每天進進出出,大門口始終有人。
上午巳時許,一隊兵馬司的人過來,幾個人抬著一個大牌子,立在國子監門口。
人們就紛紛了圍了上去。
“什么?挑戰書!”
眾人一見題目,立刻被吸引住,急切地看了下去。
挑戰書的大意是,為了給東四牌樓的市戶們討回貨款,東城兵馬司指揮使決定挑戰國子監。
鑒于國子監都是文人,所以就挑戰兩項。
一是比試詩詞,二是比試算術。
詩詞由東城兵馬司指揮使出場,算術由指揮使的三個丫鬟出場。
若是東城兵馬司輸了,國子監所欠市戶的錢,就不要了。
若是國子監輸了,就要連本帶利還錢。
試問文人薈萃之地,詩書繁盛之鄉的國子監是否敢于應戰?
若是不敢應戰,國子監就拜東城兵馬司為師云云。
“大膽狂徒,一個小小的兵馬司,竟敢挑戰國子監?”
“不知天高地厚,一介武夫,竟敢向我們這些圣人門徒挑戰?”
“簡直目中無人,竟然敢讓丫鬟來跟我們比試?拿我們國子監當什么啦?”
“這個東城兵馬司指揮使,究竟是和何方神圣?如此無知狂妄之徒,竟然能當上指揮使?我大德無人了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子監的學生們,各個義憤填膺。
一個兵馬司的赳赳武夫,竟然敢挑戰他們這些天之驕子,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