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書有幾年了,這是第一次發(fā)心情如此復雜的單張。
怎么說呢,作者啊,網(wǎng)絡作者是一群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人,大多數(shù)不太擅長社交。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是這樣的,三年前的我也是這樣。
是寫書救了我。
曾經(jīng)的我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張開到嘴邊的話,想著想著又吞了回去。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這種感覺,曾經(jīng)羨慕過身邊開朗的朋友,羨慕他能和同性異性都玩的很好,羨慕他們能活的大大方方,羨慕他們能自如的和別人交流。
而自己只是一個人,想與別人接觸,卻怕被別人傷害。受過的傷結成繭將自己越纏越緊,最后將整個人包裹其中。感覺自己就擁有盔甲了。
我曾經(jīng)站在別人面前,很想和別人交流,但說著說著話就開始生理性的吞咽口水,明明意識在說著話,但一部分思維就會轉(zhuǎn)到別人看自己的眼神上面,反應過來自己的眼睛正在與別人對視就會飛速的移開。
給自己鼓勁,打起勇氣說話,但身體仿佛在和勇氣作對,說著說著話語就開始顫抖,說著說著就磕巴或是哭了,明明自己不想哭的。
我也不知道那時候的我是不是有自閉癥和社交恐懼癥,我沒有到醫(yī)院查過。有時候情緒總會不受控制的想要哭泣,母親身體不好,父親壓力負擔很大,我不敢告訴他們那段時間我的情況。
那段時間每當我情緒抑制不住想哭的時候就會把自己蒙在被子里,表情猙獰著張大嘴巴撕扯著嗓子無聲的哭泣,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就是好難過。
我第一高考那天是我人生中經(jīng)歷最黑暗最難過最無措的一天,第二天的高考我沒去,我在醫(yī)院手術室外的地板上坐了一夜。
那之后我見到血聞到血腥味就想嘔吐。
那段時間我的情緒壓抑到了一個極點,我也不知道當時我沒有拿起筆,我現(xiàn)在會變什么樣。
17年我開了一本書,當時我17歲,第一本書寫到上架就是精品,也是一天一更,均訂4700,高訂9400。
現(xiàn)在的我寫不出來那樣的書了,不是因為我退步了,而是我通過那本書成功的自我解救了。
當時那本書寫了沒多久就有讀者說大大你寫的很好,一定要加油鴨。很好看,加油上架會全訂的……作者其實很單純,從精神層面上來說,讀者的肯定是一種很大的幸福和滿足感。
那些對我來說也是我缺失了很多年的認同和肯定。
很多人說看了我第一本書很想哭,說我寫的是治愈文。
我曾經(jīng)一臉懵逼的問過他們,我寫的是爽文啊,你們想哭的讓我沒有成就感啊。
我現(xiàn)在想想可能是因為那段時間,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將情緒宣泄在了文字里,而他們通過文字感知到了我的情緒,哪怕我寫的是爽文,他們也從行文里感受到了難過。
也許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任何其他東西都不可取代的。
我會一字一句讀讀者的每一條評論和本章說,會因為其中的話高興地笑,也會難過的哭。
哪怕是后來書成績上去每天有幾百條評論我也會一個字一個字好好地看。
有時候會抱著手機傻樂傻樂好久。
我用文字將我那段時間超載的情緒宣泄了出去,獲得了自信,和健康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那本書讓我我收獲了很多的朋友,有書友也有作者。
雖然那本書我沒有完整的寫完,上架沒多久就鴿了,我去考學去了,但我真的很感謝那本書,因為她擁有了自信,有了成就感的底蘊。
讓我終于克服了社交恐懼癥的生理反應,我能自如的和同學朋友交流,我變得開朗了。
之后考學也有了一個不錯的成績,考上了現(xiàn)在這個985的學校,留在了北京。
現(xiàn)在的我專業(yè)課文化課都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