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三年已過,又是一年陽春三月,春光無限。
就在這萬物復(fù)蘇的好時節(jié),久病在床的圣德帝駕崩,太子慕容北辰登基為帝,國號永康。
次年,永康帝登基一年后,冊封其長子慕容祁然,受封祁王,次女慕容念之,受封蘭心公主。
兩人皆是七歲稚齡,儼然成了大元朝建朝以來最是年幼受封的皇子公主。
皇上登基一年,熱孝期已過,然而后宮中,卻是空無一人。
便是原本的太子妃,這些年也從未露面。
雖然外界并未傳出吊唁奔喪的消息,但是,如此情形,外人如何還能猜不到?原太子妃,怕是早就香消玉殞了。
慕容北辰年輕俊美,眼下又已經(jīng)登上了皇位,原本的正妻有已經(jīng)死了,如此各方條件之下,他儼然就成了最搶手的香餑餑。
各個大臣們,紛紛削尖了腦袋要把自家的女兒侄女甚至三姑六婆家的適齡女眷塞進后宮。
請求皇上廣納后宮的奏折更是像雪片似的往皇上的案頭飛。
殊不知,在御書房之中,批復(fù)奏折的場景,卻并非如眾人所想的那般。
慕容北辰穿著一身龍袍,坐在書桌前,而他的旁邊,赫然坐著另外一個身穿絳藍色錦袍,裝扮齊整,面色嚴(yán)肅的縮小版的自己。
那縮小版的慕容北辰,不是別人,便正是嘟寶,也便是慕容祁然。
他年紀(jì)雖但是卻是聰慧異常,自己的病養(yǎng)好了之后,便越像是開了慧似的,對諸事都一學(xué)就會,性子也越老成持重。
慕容北辰早便現(xiàn)了他的聰穎才學(xué),心中大喜,無論是文韜武略,都是自己親自教導(dǎo)。
一開始慕容北辰拿著朝中一些大小諸事考他,原本也不過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也未抱著他這般年紀(jì)就能懂的想法。
可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沒有讓他失望,小小年紀(jì),童聲稚語,說出來的話卻是頭頭是道。
之后,慕容北辰便開始了如現(xiàn)在這般的模式,自己處理事情的時候,便總是把兒子帶在身邊,時時考問。
除了授文,對于兒子的武藝,慕容北辰也是從來未曾松懈,甚至抓得更緊。
因為他此前中的那次毒,委實兇險非常,更是險些要了他的小命,雖然現(xiàn)在毒已解,但慕容北辰不敢有半分僥幸,只時刻督促著兒子好生習(xí)武,強身健體。
慕容北辰當(dāng)時還未登上皇位,心中竟然生出了要把兒子推上皇位,自己甩手不干的想法。可兒子的年紀(jì)終究太小了,自己就算想甩手不干,朝中定然也會有無數(shù)反對的聲音,而且,朝中局勢煩亂,那個位置雖然能帶來無限的榮華富貴,可是也會帶來無限的危
險與困難。
慕容北辰在沒有給兒子準(zhǔn)備好齊的人手,確保兒子能獨善其身保護好自己之前,不打算把他放在那么危險的地方。
一晃三年,圣德帝終于熬不住駕崩。慕容北辰也悉心教導(dǎo)了兒子四年,這三年來的教導(dǎo)成效頗豐,指使現(xiàn)在他一登基,每日批閱奏折的人,直接變成了他兒子,他自己,就坐在旁邊,把兒子批閱過后的奏折
再看一遍,現(xiàn)有些不妥的,值得考究的,兩父子這才進行一場討論。
如此的模式,從他登基至今,便進行了一年。
因為三年的勤學(xué)武藝,他的身量,也比妹妹高了不少,甚至比同齡的其他孩子都拔高不少,小身板上甚至還練出了肌肉。
不得不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慕容北辰當(dāng)真是個狠心的爹。
且說眼下,慕容北辰就老神在在地在旁邊看著兒子替他處理奏折。
因為自小的教養(yǎng),慕容祁然坐得端正,像是比著一把尺子一般。
他翻起了一本本奏折,認(rèn)真看著奏折中的內(nèi)容
,小臉面無表情,頗有乃父之風(fēng)。
今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