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與王四娘的兒子李及旭同歲,但是許多李及旭能做的事情,小胖墩王海卻不能做。
胖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這只是次要的,主要的原因還在于王海的骨質嬌脆。
同樣是摔上一跤,于他人而言,可能也就是擦破皮的小事,最多也就傷口深一點,痛感明顯一點。
但對王海來說,每摔一跤,必傷到筋骨,骨折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王海雖然不似王如曠那般,離不開藥罐,但家人對其的照料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個閃失,讓他磕著碰著。
知道自家兒子有這么個毛病之后,這些年來,王容章一家子一直堅持為王海尋醫問藥,王海的那已經出嫁的長姐也不時托人給帶各種藥方,但依舊毫無進展。
王海的爺爺奶奶離世之前,最放心不下的莫過于王海這個大孫子,老人的資源便是讓家人,盡一切所能,治好王海著一身怪病
然而,這么些年過去了,王海還是當初那個極易骨折的“玻璃骨質”男孩。
王容章雖然是一村之長,村里的很多事情都由他拍板決定,但獨獨兒子的病情,讓他愛莫能助,愁煞了心。
每次一聽說,哪里有什么治療的靈方、妙方,都忍不住想要找來給王海試一試,這不,這次從希士良家拿回藤條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是王海。
所以,在煮藤條湯的時候,才多次催促梁氏去將兒子找回來。
要不是因為王海端起湯碗時,對藤條湯的氣味太過排斥,王容章夫婦是不會沾那碗湯的。
為了讓王海放心喝下去,夫婦倆一人勻了小半碗出來,喝下之后,并極力表示味道極為可口之后,王海才半信半疑地將碗口端近嘴巴。
沒想到,這大半碗藤條湯,竟然解了王容章夫婦一直以來的憂愁。
因為排出體內雜質,是藤條湯起效的一個標志,所以,王海“很榮幸地”迎來了腹瀉之旅。
將近一個下午的時間,他都在家與公廁之間往返,到最后,拉得實在走不動了,只能在家里的尿桶里解決。
最后一趟拉完,他整個人都虛脫了,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一直到晚飯時分,都沒有醒來的跡象。
如果不是看他面色紅潤,睡得極為舒坦的樣子,王容章夫婦都要懷疑,這孩子是不是陷入昏迷。
不過,好在,王容章夫婦用完晚飯,在他床邊的椅子上坐了一會兒以后,王海便醒來了。
由于還沒有完全清醒,以至于讓他暫時忘記了自身所處的環境,伸著懶腰,很隨意地翻了好幾個身。
“哐當!”
很不幸地,剛從沉睡中醒來的人兒,在翻身的時候,不慎翻空,從床上滾了下來。
頭部還撞到旁邊的桌角上。
“唔~”王海捂著頭部,緊皺著一張臉,這一撞,可把他撞醒了。
他這一動靜,同時也嚇壞了坐在身旁將這一幕看在眼里,卻來不及伸手接住他的王容章夫婦。
“海兒,怎么樣?哪里摔著了,快讓媽看看?他爸,快去拿藥膏。”
王海這一摔倒,當事人還沒反應過來,梁氏便心疼地上前,但不敢輕易去扶兒子,怕把他可能摔傷的地方給再折騰一道,而是讓丈夫去拿平日里備著的藥膏。
那東西雖然沒有多大的用處,但家中還是常備著。
畢竟王海如果是白天摔著的還好,可以及時送到衛生院去治療。
但像這種大晚上的,又是極冷的情況心下,如果王海的情況還算可以,他們往往是第二天一早才送去治療。
這會兒,那藥膏便起到一點點不管是物理作用上的止痛,還是心理作用上的安慰的功效。
“爸、媽,我沒事兒,不用去拿藥膏。”
王海揉了揉自己的腦袋,又動了動雙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