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笑著點頭,解釋道“是的,就是那位,奕呈也只有這么一個姑姑。她前陣子就回國了,這幾天都在家里陪老爺子?!?
希逸文也點頭,奕呈哥只有一個姑姑的事情他清楚,剛才之所以這么問,不過為接下來的問題做個鋪墊罷了。
“可是,小吳叔叔,我們又不認識這個姑姑,她為什么要讓您給我家?guī)|西呢?”
聽到希逸文的話,小吳心里暗嘆,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剛才希士良可不就是問了同樣的問題。
他正想用同樣的理由回復這個問題,就聽希逸文自顧自地道。
“是不是奕呈哥的姑姑知道是我們家治好了孫爺爺?shù)牟?,特別感激我們,所以才讓您來的?”
小吳挑眉,沉吟了片刻,點頭道。
“嗯,你說的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希逸文對這個答復顯然不是很滿意,追著問道。
“小吳叔叔,這難道不就是其中的原因嗎,怎么還是可能的,難道您也不知道原因?”
小吳搖頭,將他之前回復希士良的說辭給復述了一遍。
希逸文沒有獲得確切的答復,還想再追問,希婉顏拉了他一把,讓他別再沒完沒了地問下去之后,就轉(zhuǎn)移了話題,跟小吳聊起其他的話題。
期間,希逸文想到堂屋看看小吳都帶了什么東西,被覺察到他的意圖的希婉顏給制止住了。
勤玉蘭跟他們說過,客人還在的時候,當著他們的面翻看帶來的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此時小吳雖然不再堂屋坐著,可人就算坐在院子里,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堂屋里的動靜。
希逸文撇撇嘴,只能留下來繼續(xù)跟小吳聊著。
用過午飯之后,希士良安排小吳到希逸文的房間午休,他們一家則準備包饃饃的一應物件。
等到希婉顏兄妹倆再次去上學的時候,勤玉蘭的糯米總算泡得差不多了。
夫妻倆一人擔著兩個空桶,一人擔著一擔泡軟的糯米往村里的磨坊而去。
一路上碰到了不少村民,大家都對夫妻倆這么隆重且大規(guī)模的磨米表示很好奇,紛紛上來詢問。
對此,希士良夫婦只回之以淡笑,說是打點糯米粉在家放著,以備需要的時候能夠直接取用。
這樣的答復,不管問的人信不信,反正一路來回,夫妻倆就是這么回復別人的咨詢的。
將近兩點半的時候,滿滿的一擔糯米粉總算放在了希家的廚房里。
小吳看到這兩大桶糯米粉,眼睛瞪著老大。
“士良大哥、大嫂子,你們這是磨了多少啊,不會打算全做了吧?”
他完全是被眼前這陣仗給嚇到了,暗想著,自己今天不會要帶著上百,甚至幾百個饃饃回去吧,這希家的人也太太實在了!可孫家人哪能消化得了這么多啊。
希士良夫婦被他的表情和語氣給逗笑了,稍后,勤玉蘭才解釋道。
“沒呢,今天時間有限,包不了那么多,我只打算包上百八十個?!?
然后,在小吳還沒發(fā)出百八十個已經(jīng)很多的感嘆之前,她又繼續(xù)道。
“當然,這不是全部給你帶回去的,太多了帶回去也吃不完,不吃會壞的。孫家雖然有冰箱,也許可以多放一段時間,但吃多了也是會膩的,所以,這次我們打算給你帶五十個回去?!?
如果小吳事先沒有受到這兩大桶糯米粉的刺激,也沒聽到勤玉蘭說要包上百個饃饃的話,他肯定會覺得五十個已經(jīng)夠多了。
當這會兒經(jīng)過前后一對比,他便覺得五十個不算多,剛剛好。
“嗯,五十個,挺好挺好?!?
勤玉蘭笑笑,便提過早就準備好的半桶水,開始著手和糯米粉。
這半桶水里,不消說,里頭已經(jīng)被希婉顏加了料。當然,這是一件希家人知,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