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前頭接待處有人過來招呼了一聲,帶希婉顏等人去坐校車。
于是,所有的新生和家長都呼啦啦地站了起來,拎行李的拎行李,整理衣著的整理衣著,大家都是自認有素質的人,所以,聽到領隊的人說讓大家有序排隊之后,便自動排成雙列跟在領隊后面,往校車坐在的地方走。
上了校車之后,車子用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將他們拉回位于大學城的華大主校區。
下車之后,迎面而來的,又是另一番的迎新盛況。
校車停在正大門入口處,將他們放下來之后,就駛開了。
希婉顏等人下車的時候,便看到正對著大門往里走便是一條很寬的大馬路,馬路中央有一個植物隔離帶,將大馬路分為進出兩個入口,不過,這會兒的大馬路上是不允許車子通行的,此刻兩邊的道路上都是人潮涌動,到處都是迎新的學生和前來報到的心聲級新生家長。
馬路的兩旁均排列著一豎排的大棚,每個大棚上頭都標注著某某學院迎新登記處的字樣。
希婉顏等人下車的時候,就要等候在旁的師兄師姐根據他們報考的專業將他們引到相應的學校。
拎著簡單行李的希婉顏父女被帶到了臨床學院新生登記處,那里現在已經排了好幾個人,雖說現在已經入秋了,但楚城的夏季顯然還沒有過去,又悶又熱。
希婉顏讓希士良帶著行李到一旁的陰涼處等著,自己則排隊等候登記。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左右,希婉顏總算辦好了登記手續,由大二的一位學長將她和希士良帶到分配好的宿舍。
迎新處離宿舍有些距離,一路上,學長似乎對希婉顏這個新學妹很感興趣,熱情地向她介紹了他本人及華大臨床學院的一些狀況。
希婉顏由此得知,這人是大二臨床醫學專業的學長,名叫李淙生,楚城本地人士。
相對地,李淙生也得知了希婉顏的的籍貫及報考專業。
“師妹,你高考的時候考了多少分,怎么沒直接報考咱們學院的臨床醫學專業,或者你是被調劑的?”
希婉顏臉上露出疑惑之色,道。
“學長,我考了732分,沒有被調劑,我報考的就是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怎么了,這個專業不好嗎?”
李淙生眼睛睜得大大的,看向希婉顏的眼中,帶著震驚、不解和疑惑,他沒有回答希婉顏的話,而是直愣愣地問道。
“師妹不會是你們省的高考狀元吧?你是真的喜歡中西醫臨床這個專業,還是覺得這個名字比臨川醫學聽著好聽些,所以才選擇了它?”
李淙生之所以打聽希婉顏的高考分數,是因為不管是在他們學校,還是在全國的大環境下,中西醫臨床醫學都沒法與臨床醫學相比較。
中西醫臨床醫學聽著好聽,既包含了中醫,又包含了西醫,可謂中西醫貫通,學好了這個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然而,這只是個美好的愿望而已,至少到目前為止,它還停留在只可臆想而不能實現的愿望階段。
中西醫臨床醫學其實是個比較雞肋的專業,該專業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中西醫兩套技能培訓培養學生,待學成后,學生可以考取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行醫時可以采用中醫、西醫兩種治療手段,開藥的時候,可以同時開中、西兩種藥。
這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學生所不能比擬的,臨床醫學的學生學成之后只能考取執業醫師(臨床醫學),也就是說,在行醫時,只能采用西醫的治療手段。
而然,中西醫臨床醫學的前景固然美好,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每一個體系的醫學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單純地掌握一門中醫或一門西醫已經對學習者的本身條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說,不管是學中醫,還是學西醫,都很難很難。
而與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