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雞了,公雞有六十只,如建天天去鎮上,有時候能賣掉一只,有時候還得背回來。”
鎮上哪來消費能力,除非去縣城里。
嗯,單純的賣雞也不行,要去就找蘭掌柜。
馬如月想著是時候去一趟了,賣了雞賣個菜方子。
“大哥說他看到山溝里好多大龍蝦,還問你好久回去,回去炒蝦吃。”馬如青想著上次吃的蝦都忍不住流青口水。
“行啊,過兩天不是如建生日嗎,到時候我們都要去。”這個我們,指的是大房的所有人。
沒道理她去吃香喝辣的,留下江智遠他們在家干望著的道理。
馬家的園子養殖場小有規模了,已經脫離了溫飽線。
別人家還在為填肚子絞盡腦汁的時候,馬家的日子過得很滋味了。
家里不窮,譚氏對女兒自然也就大方了,不僅捉了一只雞,還拿了二十個蛋。米面也沒少。
馬如青每隔幾天來一次江家,每一次都沒空手的,不是米面吃的,就是瓜果菜蔬,簡直就是包養江家大房的節奏。
馬如月聽說九嬸生病了,估計著是又累又餓給拖垮了的。
想了想,裝了十個雞蛋在竹籃子里提了下山去。
“這怎么行?”雞蛋啊,自從自家喂的那只母雞無影無蹤后她連蛋殼都沒見著了。馬如月一來就給提了這么多“你家智遠還在做學問,聽說做學問費腦子,吃蛋是補腦的,你快帶去回。”
“九嬸,我弟弟背了二十個來,我留有一半呢。”馬如月笑道“我家里不缺,要吃了回馬家去拿就行。”
“真是想不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九嬸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當年你嫁進江家大房當大少奶奶,很多人都羨慕你,說你是糠籮篼跳進了米籮篼說你好福氣,如今看來真正好福氣的江家大房,有你這個大嫂支撐,靠著馬家過日子了。也幸好親家娘是個大方的,不僅養著自家的閨女,還養著江家的幾人。”
江家大族,除了那幾房有在族中當長老的人過的日子像樣子外,他們下面的家家戶戶都過得很艱難的。
“呵呵,娘說家里有糧心中不慌,也只有家里有,才有東西給我帶到江家。”馬如月想起自己還吃過九嬸的一只雞“對了,九嬸,你還要養雞嗎?”
“哪來本錢啊,再說也沒有余糧。”九嬸當然想養。
“我改天給你帶十只小雞崽回來,我娘孵得多。”馬如月道“也不用喂糧,就讓智成弟弟他們去挖蚯蚓找青蟲這些來喂。”
本錢的事,馬如月說等她喂大了雞賣了錢再說這事。
九嬸自然是感激不盡了,她不知道的是馬如月只是對無意中做過的一件事盡著彌補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