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讓他下臺。
“我們族中這一半的收益安排江昆明的囑托都用于族中公中了。”江三老太爺沒忘記江智遠的交待“族中的學堂又請了一個先生,專門教導三到五歲的孩子啟蒙;六歲以上只要認真學的都免了束修,也立了新的規律,若誰家是要出了一個秀才獎勵銀子一百兩銀用于支助他去趕考,考中舉人就獎兩百兩上京考狀元。”
公中帳上倒是有這筆銀子,就不知道族中有沒有這樣的優秀后生。
“看在錢的份上,估計著上學堂的孩子們都要多一點吧。”馬如月覺得這個主意倒是不賴“不過,琮可以再設置一些小的獎項,比如每一年年底的時候舉行一個比試什么的,得了第一的獎個兩銀子補貼家用就是極好的。”
“這樣吧,三到五歲設一個項,六歲以上設一個項。”馬如月覺得最好是能在一個平臺上才算公平,不過這樣劃分大家也都有機會“第一名獎五兩銀子,第二名獎三兩,第三名獎一兩。錢不多,但能拉動他們的積極性。”
這個主意不錯!
江三老太爺立即就用筆記下了,回頭就在議事堂上再仔細解說再執行下去。
“當初公公說如意布行的收益一半歸族中也就是為了能造福族中的宗親。”馬如月道“這些銀子也不用省著,只要用在宗親面前,只要帳目明確,智遠都會同意的。”
那是自然,一定能帳目公開,老二聰明了一世怎么也沒有想到會糊涂一時,最后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
他絕不會再蹈他的覆轍。
“還有一件事得有勞三爺爺。”馬如月道“智遠回宜昌縣當了知縣,您一定要告誡族中的宗親,誰也不能打了他的旗號胡作非為,若不然別怪他翻臉不認人。”
不僅馬家村老宅的人要打招呼,江家大壩的也是一樣的。
人心隔肚皮,誰知道他們會起什么壞心眼,小心為妙,可不能等事情發生了再后悔,到時候就晚了。
“一定一定。”江三老太爺聽馬如月喊他一句三爺爺簡直心花怒放了,說明她將自己看成了一家人。哪像老二,從頭到尾她就沒喊過一聲二爺爺,從來是二老太爺,一聽就生疏得很。